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写活了中秋的月,却在千年后成了最该被记住的“冷门诗神”

0
分享至

提起盛唐诗人,多数人先想到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或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前者是仗剑天涯的“诗仙”,后者是忧国忧民的“诗圣”,早已成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符号。

可宋代大文豪苏轼,却在《书唐氏六家书后》里写下一句石破天惊的评价:“李杜之后,唐代诗人当以张九龄为第一。” 这位被苏轼推为盛唐诗坛魁首的文人,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绝唱,至今仍是中秋夜家家户户会念起的句子;他曾官至大唐宰相,在“开元盛世”的朝堂上执掌权柄,亲手提拔了王维、孟浩然等一批诗人;可千年后,他却成了“只闻其诗、不识其人”的二线人物,多数人记得他的诗句,却不知道这诗句背后,藏着一个岭南少年打破命运偏见、用一生正直对抗官场黑暗的传奇。

今天,我们循着《旧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走进张九龄的一生。看他如何从“蛮夷之地”的寒门子弟,逆袭成大唐宰相;看他从权力巅峰跌落时,如何将人生的苦水,酿成流传千年的温柔力量。



唐仪凤三年,韶州曲江的一户小官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亲张弘愈时任新州索卢县丞,这是个从九品的芝麻官,俸禄只够勉强养家,他给孩子取名“九龄”,只求孩子能平安长大,从未敢奢望太多。 彼时的岭南,远非今日的繁华之地。《旧唐书·地理志》里明明白白写着,岭南“多瘴疠,人多夭折”,湿热的气候里藏着致命的瘟疫,交通更是闭塞到“去长安五千里,舟车半岁方至”。

比自然环境更残酷的,是中原人根深蒂固的偏见,当时朝野上下都信一句话:“岭南无出相者”。意思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天生就没资格跻身权力核心,最好的出路,不过是在当地做个小官,了此一生。 张九龄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偏见里长大的。

他从小就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新唐书·张九龄传》里说他“幼聪敏,善属文”,五岁能跟着父亲念《诗经》,十岁就能写短文。可岭南的教育资源,贫瘠得让人心酸,当地没有知名的学者,家里的藏书翻来覆去就那几本:一部磨损的《诗经》、半卷《楚辞》,还有父亲从任上带回来的《汉书》残本。

为了读书,张九龄把“苦”字刻进了骨子里。天还没亮,他就揣着饭团跑到村口的老榕树下,借着晨光背书;晚上家里油灯省着用,他就把灯芯拨到最细,凑在微弱的光下逐字逐句啃《汉书》,常常熬到眼睛发红。

母亲心疼他,夜里起来缝补,总劝:“孩子,咱家世平凡,能认几个字、将来找个安稳活计就好,别这么折腾自己。”张九龄却攥着书,小声却坚定地说:“娘,我若不读书,这辈子都走不出曲江;我若不努力,没人会瞧得起岭南人。”

十三岁那年,他做了一件让全家人都捏把汗的事,给广州刺史张昌龄写了一封信。张昌龄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初唐有名的文人,年轻时和王勃、杨炯齐名,当时正握着岭南最高行政权。张九龄在信里没说一句阿谀的话,反而直抒胸臆:他谈岭南“瘴疠难治,百姓困苦”的现状,提“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的建议,最后还附上三首自己写的诗,结尾只写了一句:“某岭南末学,不敢自比先贤,然心慕大道,愿得先生指点。”

信寄出去后,家里人都怕得罪大官,劝他赶紧后悔。可张九龄却笃定:“张刺史是文人,若他连直言的少年都容不下,怎配治理岭南?”没想到几天后,刺史府真的派人来了,张昌龄读完信,惊得直说“此子有奇才”,专门派车马把张九龄接到广州。 见面那天,张昌龄指着桌上的《汉书》问他:“你一个岭南少年,为何敢直接给我写信?”

张九龄抬头,眼神亮得像星:“先生是岭南父母官,学生说的是百姓心声,不是狂言。”张昌龄听罢,当即拍桌:“好!我教你诗文,更教你如何做一个能为百姓做事的人!” 此后三年,张九龄成了张昌龄的弟子,不仅学诗文,更学经世致用之学。张昌龄常带他走访岭南各地,看百姓如何在瘴疠里种地,如何在洪水后重建家园——这些见闻,后来都成了他为官时的初心。不到二十岁,张九龄就成了韶州一带的“小才子”,可他知道,要打破“岭南无出相者”的魔咒,必须去长安。

唐神功元年(公元697年),19岁的张九龄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从曲江到长安,全程三千多里,当时没有官道,只有崎岖的山路和泥泞的河道。他白天靠步行,晚上要么住破败的驿站,要么借宿农家,一路上吃了多少苦,《新唐书》里只轻描淡写一句“涉险渡瘴,三月乃至”。可当他站在长安朱雀门外,看着巍峨的城墙时,满身的疲惫都化作了坚定,他不知道,这座繁华的都城,会让他尝尽人生的甜,也会让他摔得最痛。

初到长安的张九龄,撞上了武则天执政的最后几年,朝堂局势乱得像一团麻。他没有急着求官,而是在长安城西租了间小房子,一边继续读《史记》《汉书》,一边观察时政,他知道,科举不仅考才华,更要懂时局。 可命运第一次给了他当头一棒。唐长安二年,24岁的张九龄参加科举,本以为能轻松及第,结果却名落孙山。

放榜那天,他站在榜单前,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人群散去,才失魂落魄地走回出租屋。后来他才知道,那年的主考官是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录取的多是权贵子弟,他一个没背景的岭南人,再有才也没用。 有人劝他:“不如找个权贵投靠,求个推荐?”张九龄却摇了摇头。他收拾行李回了岭南,在曲江的家里苦读三年,直到唐景云元年,29岁的他再次赴长安应试。

这一次,他凭借一篇《白羽扇赋》惊艳了主考官,赋里写“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既显文采,又藏抱负,主考官当即把他列为进士及第,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个从九品上的闲职,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皇家图书馆的典籍。别人都觉得委屈,张九龄却乐在其中,皇家图书馆里藏着无数珍本,从先秦诸子到六朝诗文,他一本本读,笔记写了厚厚十几本。这段日子,不仅让他的学识更扎实,更让他读懂了“治世”的道理:历史里的明君,从来不是靠权谋,而是靠民心。

真正的转折点,在唐先天元年,这一年,李隆基刚即位为唐玄宗,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他特意举办“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试,顾名思义,就是要选敢说真话的人。张九龄立刻报名,在策试里写下《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直指当时的弊端:“今百姓苦徭役,官吏贪腐,若不整顿,恐失民心。”他还提出三大主张:轻徭薄赋、重视农桑、整顿吏治,言辞恳切,切中要害。



唐玄宗读完后,拿着策论对宰相姚崇说:“此人有治国之才,当重用。”很快,张九龄被提拔为右拾遗,这是个从八品上的官,职责就是给皇帝提意见。这个职位,让他的“直脾气”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得罪人”的滋味。 当时姚崇正在推行“吏治改革”,想淘汰不合格的官员,可改革太急,地方官为了完成指标,不分青红皂白地罢免官员,甚至有清廉的县官被冤枉。

张九龄看在眼里,直接写了篇《上姚令公书》,毫不客气地指出:“改革当循序渐进,若为了速度而伤了好官的心,将来谁还肯为朝廷做事?” 姚崇是“开元盛世”的奠基人,脾气本就刚烈,可读完信后,却特意召见张九龄。他指着信里的句子问:“你不怕我治你冲撞之罪?”张九龄回答:“大人是为了大唐好,学生也是为了大唐好,若因说真话获罪,学生认了。”姚崇听罢,哈哈大笑:“好一个敢说真话的岭南子!”随后,他果然调整了改革政策,还把张九龄调到身边当助手。

可“直”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唐开元十一年,权臣宇文融主张“括户”,就是清查全国没登记的户口,以此增加税收。可政策执行时,地方官为了政绩,把百姓的私产硬算成“逃户财产”,甚至逼得百姓逃亡。张九龄多次在朝堂上反对,说“括户本是好事,可逼得百姓流离,就是害民”。这话彻底得罪了宇文融,他在唐玄宗面前诬陷张九龄“结党营私,阻碍新政”。

唐玄宗虽知道张九龄正直,可当时宇文融势力太大,为了安抚他,还是把张九龄贬到了洪州,当都督。离开长安那天,好友王维来送他,写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他:“官场如江湖,稍微低头,路就好走了。”张九龄却笑着拍了拍王维的肩:“若为了官位丢了本心,就算做了宰相,又有什么意思?” 在洪州的三年,张九龄没有消沉。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随从走遍洪州各县,看百姓到底苦在哪里。

他发现洪州多水患,就组织百姓修堤坝、疏河道,还亲自去工地监工;他看到当地孩子没书读,就把废弃的官舍改成学校,邀请文人来教书。《新唐书》里记载,他任内的洪州“岁稔年丰,百姓安乐”,百姓甚至给他立了生祠,感谢他的好。 也是在洪州,他写下了“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的诗句。没有贬谪的愁绪,只有对生活的热爱,他始终相信,无论在哪里,只要能为百姓做事,就是值得的。 唐开元十四年,唐玄宗终于想起了这位有才华又正直的官员,召他回长安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此时的唐玄宗,正处在“开元盛世”的巅峰,他想找一位能辅佐自己的宰相,而张九龄,渐渐成了他心中的不二人选。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张九龄正式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上任那天,他在朝堂上对唐玄宗说:“臣不敢保证让陛下事事顺心,但臣敢保证,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大唐百姓。” 这句话,成了他宰相生涯的誓言。他任内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 一件是选贤任能。

他主张“唯才是举”,不管出身高低,只要有才华就提拔。孟浩然曾写“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向他求职,张九龄看后,立刻推荐孟浩然任荆州从事;王维能官至尚书右丞,也离不开他的提拔。他还改革科举,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入仕,当时的人都说,“九龄为相,朝堂无废才”。

另一件,是力阻安禄山。当时安禄山因战功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推荐,有人甚至建议提拔他为御史大夫。张九龄却在朝堂上坚决反对,他拿着安禄山违反军纪的卷宗说:“安禄山此人,面有反相,野心勃勃,今日不除,他日必成大患。”为了说服唐玄宗,他还举了安禄山之前虚报战功的例子,请求处死安禄山。可唐玄宗晚年已渐渐昏庸,只当他是“小题大做”,不仅没杀安禄山,反而提拔他为范阳节度使。 当时有人劝张九龄:“陛下都不听了,你何必再争?”他却摇头:“我是宰相,若明知有隐患却不说,就是失职。” 可惜,这样的正直,终究没能敌过官场的黑暗。 张九龄的宰相生涯,只维持了三年。

唐开元二十四年,朝堂的风向变了,唐玄宗宠信武惠妃,想废了太子李瑛,立武惠妃的儿子为太子,还想立武惠妃为皇后。张九龄坚决反对,他在朝堂上直言:“武氏曾篡夺大唐江山,若立武惠妃为后,恐动摇社稷,陛下不可不三思!” 这句话,彻底惹恼了唐玄宗。而一直觊觎宰相之位的李林甫,抓住了这个机会。李林甫是个“口有蜜,腹有剑”的小人,他早就看不惯张九龄的正直,立刻联合武惠妃,诬陷张九龄“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为了让唐玄宗相信,他们还伪造了张九龄与太子的来往书信,说两人“私通谋逆”。 唐玄宗晚年,早已没了早年的英明,他听信了李林甫的谗言,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下旨:免去张九龄宰相之职,贬为荆州长史。这一年,张九龄58岁,降到从五品的长史,不仅是官职的跌落,更是人生的重击。 接到贬谪诏书那天,张九龄没有哭,也没有抱怨。他平静地收拾好行李,只带了几箱书和几件旧衣服,就独自前往荆州。

路过长安街头时,他看到曾经熟悉的朝堂,如今已物是人非,却只是叹了口气,在日记里写下:“吾一生正直,无愧于天地,虽被贬,亦无悔。” 荆州是座古城,长江穿城而过,风景秀丽,可终究不是长安。张九龄到任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写诗上。他常常一个人漫步在长江边,看着滚滚江水,想起自己的一生:从岭南少年到大唐宰相,从直言进谏到被贬他乡,有过辉煌,有过失意,可从未后悔。 唐开元二十五年中秋夜,荆州下了一场小雨,夜里月亮却格外亮。

张九龄在官舍里,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喝酒。他想起了岭南的家乡,想起了长安的朋友,想起了天下的百姓,他拿起笔,借着月光写下《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里,没有贬谪的愁苦,只有温柔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写的是他少年时在岭南见过的大海,是他最初的梦想;“天涯共此时”,写的是他对大唐的牵挂,是他作为臣子的初心。即使被贬,他心中装着的,依然是天下人。 这首诗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甚至传到了长安。

唐玄宗读到“海上生明月”时,愣了很久,说:“九龄的才华,朕终究是错过了。” 在荆州的四年里,张九龄还写了《感遇十二首》。这组诗,是他一生的写照:“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他用兰花和桂花比喻自己的品格,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高洁;“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他说自己就像山中的草木,凭着本心生长,从不求别人的赏识,这是他一生的坚守。 可荆州的潮湿气候,让他的哮喘越来越重。

他常常咳嗽到半夜,却还是坚持写诗、读书。每当有长安的消息传来,他最关心的还是安禄山,当听说安禄山的势力越来越大时,他常常对着长江叹息:“陛下若听我一言,何至于此!” 唐开元二十八年春,张九龄的病情突然恶化。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写下遗书,叮嘱家人:“吾死后,勿葬长安,归葬曲江,吾生于岭南,亦当死于岭南。”同年五月初五,张九龄在荆州官舍病逝,享年62岁。

他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唐玄宗正在洛阳游玩。听到消息后,他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九龄是忠臣,可惜朕没听他的话。”随后,他追赠张九龄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可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唐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叛军攻占洛阳,逼近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蜀地,途中,他想起张九龄当年的劝告,哭着对左右说:“如果张九龄还在,朕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张九龄用一生坚守的正直,没能挡住安禄山的铁骑,却留下了最珍贵的诗,那些诗里,藏着一个文人的初心,也藏着大唐最后的温柔。

那被低估的“诗神”:为什么苏轼说他“唐代第一”?

如今提起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名字家喻户晓,可张九龄却成了“冷门”,很多人会背“海上生明月”,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很多人读过《感遇十二首》,却不知道诗里藏着怎样的人生。

可在宋代,张九龄的地位极高。苏轼不仅说他“唐代诗人之冠”,还在《东坡志林》里写:“吾每读九龄诗,便觉尘俗尽去,心中清明。”为什么苏轼会如此推崇他? 因为张九龄的诗,不仅有文学之美,更有精神之力。他的诗里没有李白的狂放,没有杜甫的沉郁,却有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他对人生的热爱,对理想的坚守。他写“海上生明月”,不是为了抒情而抒情,而是把对天下人的牵挂,藏进了月亮里;他写“草木有本心”,不是故作清高,而是用一生证明了“正直”的价值。



从文学史上说,他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奠基人。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都能在张九龄的诗里找到源头。他的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就像“海上生明月”,只用几个字,就写出了中秋夜最动人的画面,千年后读来,依然让人想起远方的人和事。

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岭南无出相者”的偏见。在他之前,岭南文人在中原文坛几乎没有话语权;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岭南人走出家乡,用才华证明自己。他的家乡曲江,至今还保留着“九龄路”“九龄书院”,百姓们还在说:“我们曲江,出了个好宰相、好诗人。”

如今,我们再读张九龄的诗,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力量。当我们为生活的挫折烦恼时,想想他被贬荆州后,还能写出“海上生明月”,就会明白:苦难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想想他一生坚守的“正直”,就会知道:只要守住本心,就不会迷失方向。

他或许不是最出名的唐代诗人,却是最该被记住的那一个。因为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官做得多大,名有多响,而是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能保持初心,用热爱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 就像他写的那轮明月,千年过去,月亮还是那轮月亮,而他的诗,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新牛城
2025-11-09 10:31:5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乡野小珥
2025-11-09 14:45:34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9:09:17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懂球帝
2025-11-10 01:49:07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卫生报
2025-11-09 12:14:4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北欧模式
2025-10-16 22:38:47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今古深日报
2025-11-09 11:14:01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潘鍵旅行浪子
2025-11-09 20:32:38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上海约饭局
2025-11-08 12:05:46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老牛体育解说
2025-11-10 02:15:05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富贵体坛说
2025-11-09 16:44:11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小哥很OK
2025-02-05 11:10:11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9 14:51:50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阿紵美食
2025-11-09 14:41:43
2025-11-10 04:48:49
双色球的方向舵
双色球的方向舵
一夜暴富不是梦
431文章数 72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今撞个满怀,逛一次就难忘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内存、硬盘价格暴涨到扛不住!铭凡官宣旗下迷你主机涨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