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需要看一下对方有没有履行能力。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明一下。
1.在法院的判决书之中,除了载明对方应当给你多少钱之外,还载明了一个履行期和一个上诉期。
![]()
先说上诉期,我国实施的是一般情况下二审终审制,只有适用小额诉讼等特殊情况下才会一审终审。那么在你收到一审民事判决书之后,会有15天的上诉期。
对方当然也有这个权利,那么在15天之内,双方有任何一方上诉,案件都会被移交至上级法院进行审理。
也就是需要我们俗称的二审。这时,一审判决是不生效的。
如果双方都没有上诉,或者属于小额诉讼等一审终审的案件,那么判决书送达之后即便生效。
这时,就需要看另外一个:履行期了。
在判决书中一般都会载明:对方于多少日之内给付你多少钱。
对方只要在这个期限之内履行了义务,那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哪怕是期限的最后一天。
2.如果在这个履行期内,对方没有履行义务,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
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比较简单,写个申请(区法院现场填写表格也可以),拿着判决书去就可以了,不用交任何的费用。
但是申请强制执行了,也并不意味着肯定能执行回来钱的。从我国当前的司法现状来看,大多数案件都不能完全执行回来。
在申请执行的时候,你有义务向法院提供你了解的对方的财产线索,法院则有义务去核实。
同时,即便你没有提交,法院也会依职权去查询对方的财产情况。包括对方名下的银行存款,微信、支付宝中的钱,以及房产、车辆、公积金等等。
如果法院查询到了对方的财产,就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以及扣划等措施。
最为简单的,就是如果对方银行账户里有钱,或者微信、支付宝有钱,那么法院就会直接采取冻结、扣划的措施,这是最为方便的。
如果对方有房产、车辆、设备等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话,法院可以采取查封,以后评估、拍卖的方式。
3.但是,如果对方什么财产都没有的话,那对不起,你真的没有办法要回你的钱了。
在你起诉立案的时候,法院会给你一个诉讼风险通知书,其上载明:即便立案了,你也有可能败诉。
在你申请执行的时候,法院也会给你一个执行风险告知书,会告诉你申请强制执行并不一定会执行回来钱。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又问为什么法院的执行力这么弱呢?
但是,为何不回头想一想,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为什么当时那么信任他,把钱借给他或者跟他做生意呢?
自己在这之中到底有没有责任呢?是不是自己的眼光问题?还是说或者是由于自己贪图对方的利息呢?
当然,有些时候欠钱是由于对方侵权行为造成的。
比如对方将自己打伤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执行不回来的话,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由国家进行一部分的救助。
当然这个救助一般不会是全额的,只是为了救急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