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现在就业市场不容易,尤其35岁好像成了一道坎,但凡事总有例外。
就在不少人为“中年职场危机”发愁的时候,今年58岁的李楠——前龙湖集团高级副总裁、商业地产总经理,在“退休”两年后,不仅没闲着,还成功再就业了。
她的新职务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还兼任国贸物业酒店管理公司的董事。
李楠是中国商业地产圈里少有的资深女性高管,是中国最早涉足商业地产的那批专业人士。
在进龙湖之前,李楠曾任职于凯德商用、武汉新民众乐园、武汉百胜餐饮等企业。
2015年5月,李楠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时任龙湖集团CEO的邵明晓将她请到龙湖,接替魏健出任商业地产部总经理。
彼时的龙湖商业虽有布局,但还没成气候,正急需懂行的人来带动成长。而李楠带来的,正是凯德那套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而且她不是一个人来的,几位凯德的老同事——田昆、陈琦、肖宏伟等也陆续加入,后来都成了龙湖商业的中坚力量。
在龙湖的八年时间里,李楠历任商业地产部总经理、集团副总裁、集团高级副总裁,一手主导了龙湖商业地产的飞速发展。
从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龙湖开业运营商场从15座增加到超过80座,在手项目超过140座,其中50余座商业项目是在她任期内开业的。
她主导打造了“天街欢乐季”“66天街欢抢节”“天街庙会”三大品牌活动,这些IP成功出圈,让龙湖商业在行业里备受关注。
更亮眼的是业绩——她带领团队把租金收入从2014年的8.8亿元,一路拉到2022年的94.3亿元,八年翻了十倍多。
龙湖创始人吴亚军曾高度评价她,说她能一边解决老问题,一边搭团队、建制度,同时还搞创新业务和数字化转型,能力非常全面。
李楠在内部建立了完整的商业体系。比如她推动“年销售回款10%投入商业投资”,为持续扩张备足了弹药;还建了大数据平台,推行“商场总导演”管理模式,和几千家商户建立合作,每一步都很有章法。
不过时间来到2023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住宅市场利润变薄,房企纷纷转向商业地产找增长。
拥有先天优势的龙湖,也在不断巩固和加强商业航道,但时代浪潮的退去,也意味着过往“凯德模式”不再适用。
打法一变,人也跟着变。
2020年,原凯德系经理人、龙湖商业副总裁肖宏伟离职,转战弘阳商业;而同样是老凯德的陈琦,也从龙湖商业副总经理一职抽身离开,加盟旭辉。
2021年,李楠在凯德的老搭档、原龙湖商业总部招商及运营中心总经理田昆也宣布出走。
就连李楠本人,也渐渐偏离龙湖商业的决策核心,转向龙湖商业的对外沟通和市场性宣传。
2023年8月初,龙湖正式对外宣布,高级副总裁、商业地产部总经理李楠将退休,而她的接班人,是原华润万象生活商业华南大区总经理包伟。
一位“80后”生力军接替了56岁的李楠。
李楠退休时56岁,符合女性法定退休年龄,就在外界以为她要养老了,结果两年后,58岁的她重新上岗。
为什么中间空了两年?大概率和龙湖对高管的竞业限制协议有关。
根据法律规定,竞业限制最长不超过两年,而她从2023年退下来,到2025年重新亮相,时间刚好吻合。
从企查查等第三方平台发现,今年年中开始,她便陆续进入到国贸各个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名单当中。
其中,今年5月9日,李楠成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两个月后,其再度成为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中国国贸是1985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股东是中国世贸投资,外方是马来西亚郭氏家族的嘉里兴业。
它最知名的就是北京CBD的国贸建筑群——包括酒店、公寓、写字楼、商场和会展设施,总建面112万平米,是国内最大高端商务综合体之一。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地标项目,也难逃市场下行压力。
根据2024年半年报,国贸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下滑。写字楼租金收入更是跌到近七年最低,商城、公寓的租金也在不同程度下跌。
市场大环境不好,写字楼空置率不低,商业租金压力大,国贸虽然地段顶级,但也得在运营和服务上下功夫。
而这,恰恰是李楠擅长的。她在龙湖证明了不仅会做IP、搞活动,更能搭建一套可持续的商业运营体系。这种能力,正是当前国贸所需要的。
你看,58岁对很多人来说是跳广场舞、带孙子的年纪,但对李楠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年龄不是问题,实力才是硬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