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1年4月,匈牙利人斯坦因在中国新疆淘宝,到了和田时,他准备会见当地做古董生意的阿克亨,阿克亨却避而不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阿克亨又何许人也呢?
原来斯坦因的导师,东方语言学家赫伦勒通过英国驻新疆喀什的官员麦卡纳收购不少阿克亨提供的“古书”。这是些完全陌生的文字,尽管他一个也不认识,可经过反复研究,他断言是“真正的古书”。
根据阿克亨向麦卡纳讲叙发现“古书”的经历,一路上斯坦因特地对所谓的“古书”发现地进行发掘,结果一无所获。
此前也有许多人怀疑这些“古书”宝物的真实性时,赫伦勒认为这纯粹是对他拥有神奇“古书”的嫉妒。
这些“古书”价值不斐的另个原因是俄国人与英国人相互争抡购得这种神奇的宝物所置。
在斯坦因寻访阿克亨时候,他知道了不久前阿克亨因为伪造政府官员文书骗钱被刑拘。他戴着沉重的木枷,几乎无法进食。可释放后却不知去向。
![]()
阿克亨其人
那么斯坦因为什么要找阿克亨呢?阿克亨又到哪里去呢?
斯坦因断定阿克亨其中必然有诈,他一到和田去拜访清政府负责当地的官员潘震,他请求捉拿阿克亨,防止他逃跑。
1901年4月 25 日清晨,潘大人派出的人马抓住了靠行医过日子的阿克亨。当然他并不知自己有什么麻烦。
问他“古书”的事时,阿克亨说:他早就没有了。斯坦因决定例行公事,先搜查阿克亨的住所。在他家中到底有什么发现呢?这些“古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捕快在阿克亨的家中发觉有许多“人工褪色的纸”,接着又搜出不少,专门印制“陌生文字 ”刻板,这时阿克亨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似得。
斯坦因问这“古书”到底从何而来,翻译将师爷的问话一句一句翻译给阿克亨,阿克亨眨动着狡猾的眼睛说是和田另外俩个人托卖的,现在他们逃跑了,可你们抓住我问讯,太荒唐了。
那么另俩个人为什么逃跑呢?这些人工褪色纸,刻书的雕板又是怎么回事?阿克亨又一次沉默了!潘大人建议采用严刑拷打,必然会老实坦白真相。斯坦因却告诉阿克亨他不会对他使用酷刑,可前提他必须说出这些“古书”到底从何而来。
阿克亨还是沉默着。斯坦因到底如何让阿克亨说出真相呢?又是如何破解阿克亨的心理防线呢?
阿克亨慌了。斯坦因不慌不忙地读着当年阿克亨给麦卡纳讲述他是如何发现的“古书”,这些文字由赫伦勒整理出的报告,“在古墓、古屋、在沙漠里……
阿克亨早已忘记了他当年的谎言,可这些谎言迫使他终于开口了。他承认自己看见有三个人伪造文书,而他只是帮忙他们出售。
这些陌生文字的“古书”是怎么制造的呢?为什么有手写体又有印刷体呢?
![]()
阿克亨伪造的“陌生文字”
这时的阿克亨说,这些“古书”根本不是在沙漠里发现的,是他们自己“创作”,手写出来的。沙漠找古书“不容易,又是一件危险的事,既然外国人以这“古书”感兴趣不仿造出一些来。
他们有幸见过一些婆罗门文字与手稿,于是根据记忆自己写,结果他们生产了这些产品供不应求,天才的阿克亨熟知巫医和咒语,他突发奇想,与其辛苦的手写不如来用刻板印刷生产。于1895年印刷体“古书”面世,源源不断地被英国人、俄国人买走。
在英国皇家大博院,赫伦勒教授对这些“陌生文字”产生强烈的兴趣。这些看上去宏大壮观的文书,他得到 45 本,共12种不同的版本。
斯坦因吃惊地打量着这位天才的发明家,他说你再具体讲一下,这些“古书”制造的细节,我不会把你怎么样,你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赫伦勒教授花了许多时间研究你这些文字,并把他的研究报告刊登在皇家考古报告书。
阿克亨很兴奋,眼睛湿润了,他看到斯坦因给他看到,用精美的摩洛哥牛皮包装他的杰作封面,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赫伦勒翻拍的“古书”照片,会使任何一个喜欢古物人会痴迷。
他虽然会制造“古书”却不知道这些包装与实物照片是怎样造出的。他很想问斯坦因却欲言不止,可他还是说,赫伦勒先生真是位天下奇才,他真是我的知音……
斯坦因说你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机智灵敏又如此幽默诙谐,真是人才难得啊?阿克亨很自豪自己的创作,他急于告诉斯坦因这些“古书”的诞生源于自己亲手制造。
阿克亨的“古书”技术手段是什么呢?又是如何伪装这些赝品呢?
阿克亨的“古书”采用和田生产的纸张,用胡杨树胶把这些纸柒成黄色或淡褐色。然后将这些纸写印上文字后,放入壁炉挂起来用烟熏制成古纸色泽。用纸捻装订,再给书页纸撒上细沙,好象是长期埋藏的样子。这也给远在英国的赫伦勒制造麻烦,他得用刷衣服的刷子清理这些沙子。这些文字粗看是三角形的不停的变体,它们似有似无的规律,让已经辨认不少死亡的文字的赫伦勒迷惑不解,可他还是认自己的收藏是时间悠久的文物,是真品。
斯坦因不想把审案的结果告诉赫伦勒,他生怕自己的导师伤心,他只想从源头上切断谎言与欺骗。其实尽管这些“古书”在一再变化形式,字体上也出现新的花样,而且在尺寸和厚薄上也很壮观,他早就怀疑其真实性。因为它不可能不留下破绽。
与斯坦因不同的是,赫伦勒先生在成功地辨认其它古文字的成就后,迷了自己的眼睛,当然包括他对古文字的沉醉,以至于真假不分,以假当真。
斯坦因审问了阿克亨两天时间,他与这位狡猾的骗子,几乎成为朋友。他佩服他的胆识,非凡的想象力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造假的他很想知道西方印刷术。他与世界上所有的骗子一样充满了智慧,不乏语言的精美,可惜制造的谎言,不仅骗取是金钱,包括偷窃别人的有生之年宝贵的时光。
尽管阿克亨假装有些耳聋,用左手轻掩着左耳背,他还是听清了斯坦因的话:你把自己的一生虚度在这无知无识村民中间是最大不明智。
阿克亨笑了,接着流出了眼泪,他为斯坦因对他劝告,了解他而不知所措颇又有些伤感。
不仅阿克亨的“古书”字体人们无法辨认,还有许多真正的古书,至今也无法辨认。译解一份手稿或翻译一份收藏品,可能要花去一个人的一生时间。一位印度专家对斯坦因说:能担负起这种任务的人在一个世纪中也只能出现两个,在这些人没出现以前,就只能等待。可是这些假“古书”随着斯坦因的戳穿谎言与骗术而搬出了英国博物馆。
1979年阳光照入大英博物馆地下室时,人们发现整整两大木箱共 90 部伪书,书箱上写着“中亚细亚伪书”的字样。接着它被移英国图书馆东方部。今天的人们,还能看到它被静静地陈列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在敦煌手卷近旁,为着子孙后代们还保存着他一度受人崇拜的“古书”。
斯坦因这次相信了阿克亨,但为了证据,他想和阿克亨要一块“古书”的雕刻板,也就是赫伦勒所说的“是真正的古代木板”。
两天后,阿克亨被释放了。斯坦因要离开和田了,阿克亨急忙来找他,送上他伪造古书的雕板。同时他要求斯坦因带他去欧洲,去能发挥他特殊天才的地方。
斯坦因没有立即回答。在告别和田时,斯坦因对阿克亨说:“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阿克亨流下了眼泪,这次他是真的伤心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斯坦因四次来中国淘宝的第一回。
![]()
![]()
这两张均为:斯坦因团队在丝路
这位一生以崇拜玄奘为由从事探险与考古的“科学的仆人”,1943年正当八十二岁的高龄,死于阿富汗喀什尔的考古工作中,在中亚灿烂的阳光下安息于他人生道路的尽头。阿克亨这位因谎言与古书青史留名的无耻的小人物,如同一颗小小的流星划过,坠落的不知去向。
笔者的一位朋友谈到此事,他说在甘肃兰州有位先生诡密地告诉他,自己的祖父当年就是伪造古书糊弄的洋人。但我们今天无法证实他的祖父是否就是那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阿克亨。
至于,斯坦因是学者还是贼盗。无论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人们看法不径相同,充满争议。但他对中国西域文物惊人的发现和重大的考古收获,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贡献给丝绸之路却是可贵的。
不过人们还是要问,当年斯坦因为什么做主释放阿克亨呢?
斯坦因认为:可恨的谎言与骗人的古书,虽然应该受到惩罚,可这一切源于没有眼力的人,相信了谎言,以致于鼓励了他们的欺骗行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