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张的“工龄罗生门”:被辞退时,他的工作年限该从哪算?
周五下午,A公司HR小李刚端起热咖啡,就被部门经理急召进办公室:“小张的辞退赔偿方案赶紧定,他明天要谈。”小李翻开小张的档案,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系统里显示小张的“入职时间”是2016年2月22日,但他与A公司的劳动合同直到2018年7月1日才签订。再往下翻,原来小张2016年先进入了集团旗下的B公司,2018年6月30日签了“个人原因”的离职切结书,转天就到A公司报到了。盯着系统里“工作年限:2016.02.22-至今”的条目,小李只觉得这像一道藏着陷阱的数学题,答案明明就在眼前,却因为一个“个人原因”的离职书变得模糊起来:“这工龄到底算6年还是4年?”
二、案例里的“隐形线索”:人事系统藏着关键证据
要理清小张的工龄问题,得先回到2016年他刚入职的时候。那年小张大学毕业,进入集团旗下B公司做销售,业绩一直不错。2018年集团业务调整,B公司的销售团队被整合到A公司,领导找他谈话:“都是集团内部,调去A公司待遇不变,还能接触更大的客户。”小张想着反正都是一家人,没多想就签了B公司的离职切结书,原因写了“个人原因”,转天就去A公司报到了。这几年他在A公司勤勤恳恳,直到2023年,A公司因行业下行要裁员,小张不幸被列入名单。当HR小李算出“4年工龄,赔偿4个月工资”时,小张急得直拍桌子:“我从2016年就进集团了,怎么才算4年?”
小李赶紧调取人事系统记录:小张的“入职时间”明确显示为2016年2月22日,“异动记录”里详细标注了“2018年7月1日从B公司调至A公司”,还附了当时的调动通知扫描件。可让他纠结的是,小张当年签了B公司的离职切结书,原因写的是“个人原因”,这会不会影响工龄的合并计算?
三、法律怎么说?“非因本人原因”是核心关键词
要解决小张的工龄问题,得先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这里的核心关键词是“非因本人原因”——也就是说,只要调动是公司安排的,不是员工主动跳槽,即使签了“个人原因”的离职书,工龄也得合并计算。那小张的情况算不算“非因本人原因”?从人事系统里的“异动记录”能清楚看出,调动是集团业务调整的结果,小张签离职切结书更像“走流程”,不是真的想换工作。这时候,系统里的调动通知、审批记录、薪资延续证明,都是证明“非因本人原因”的重要证据。反过来,如果人事系统里没有这些记录,只写了“2018年7月1日入职A公司”,小张要证明自己是集团调动的,就得翻旧合同、找老同事作证,麻烦得很。
四、人事系统不是“计算器”,而是“合规助手”
盯着系统里的记录,小李突然明白:人事系统的价值,从来不是帮HR直接算出赔偿金额,而是像一个“时间胶囊”,把员工职场经历的每一步都刻在数据里,保留“真相的痕迹”。比如小张的“工作年限”为什么能从2016年开始算?因为系统里关联了集团内所有公司的员工数据,把B公司的入职时间、调动记录、A公司的劳动合同都整合到了一起。如果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可能B公司的档案早被归档到仓库,小李得花半天时间找,说不定还会漏掉调动通知。再比如,系统里的“异动原因”字段写的是“集团业务整合安排”,而不是笼统的“离职”,这就给“非因本人原因”提供了书面证据。要是当时HR没在系统里填清楚,现在就麻烦了。
五、HR该怎么破局?系统+法律+证据=合规
遇到小张这种情况,HR可以按照三个步骤处理:首先是“查系统”,打开人事系统梳理员工的“入职时间”“异动记录”“合同信息”“薪资历史”,看看有没有集团内调动的痕迹。比如小张的系统里,2018年7月1日的“入职”其实是“内部调动”,薪资从B公司延续到A公司,社保缴纳记录也连续,这些数据能连成一条线,证明他是“被安排”的;其次是“找证据”,即使离职切结书里写了“个人原因”,也能通过集团业务调整通知、领导与员工的聊天记录(关于调动安排)、岗位和薪资的连续性,以及人事系统里的“异动原因”备注等证据,推翻“个人原因”的表面说法;最后是“问法律”,如果拿不准,一定要咨询劳动法律师,比如小张的情况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个人原因”的离职切结书会不会影响工龄合并,律师能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准确意见。
六、结论:人事系统是“工具”,但HR得有“脑子”
小张的问题最终解决了:小李拿着系统里的记录和收集的证据咨询律师,结论是小张的工龄应从2016年2月22日开始计算,赔偿6个月工资。这件事让小李深刻意识到,人事系统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人事系统是“万万不能的”——它能帮HR保留证据、减少风险,但最终的合规判断,还是得靠HR的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就像他说的:“人事系统是HR的‘武器’,但能不能打胜仗,要看你会不会用。”
结尾:给HR的一句忠告
职场中从来没有“完美的案例”,但永远有“完美的准备”。人事系统能帮HR把“准备”做到位,让你遇到问题时不用慌慌张张找证据,而是胸有成竹地解决。毕竟,HR的工作不是“处理问题”,而是“预防问题”——而人事系统,就是你最好的“预防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