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是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新华街道于庄工作组聚焦化解辖区邻里、家庭、物业、经济等矛盾隐患,打造“于情于理”矛调品牌,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真正让居民诉求在社区内响应、纠纷在网格内化解。
于多元整合中建强队伍,筑牢调解根基
搭建核心骨干架构。明确“基础服务执行+专业领域支撑”核心架构,配备专职调解员3名,吸纳6名法律顾问、2名心理咨询师入驻,开展劳动纠纷、消费维权等9大领域服务,覆盖辖区10个网格、4200余户居民。规范“矛盾接收-分类-调解-反馈”四步走,最大限度避免服务断层。挖掘本土资源潜力。依托社区熟人网络与本土资源,通过3轮摸排走访,吸纳社区内12名党员、2名退休老支书、4名网格警加入兼职调解员队伍,形成“专职+兼职”双层人才队伍。补齐跨域联动短板。联动辖区外3家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等专业资源,与内部人才队伍形成“内外互补”的服务体系,覆盖复杂法律纠纷、深层心理矛盾等多个需求场景。
![]()
于体系构建中深化治理,矛盾就地解决
深化三大调解机制。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建立“信息共享、力量互通、流程衔接”的联动机制。针对跨领域、复杂矛盾,做到快速响应、多机制协同,避免“单打独斗”导致的调解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打造全链条环节。按照“预防-介入-化解”三步走,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居民反馈收集形成民情走访台账,每月排查并提前疏导邻里口角等问题,收集潜在矛盾256起。按邻里、家庭、物业、经济4类纠纷,快速匹配调解力量,矛盾升级率同比下降42%。建立“7天跟踪回访”机制,总结案例优化流程,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方法,提升整体治理效能。锚定基层治理目标。以“网格”为最小治理单元,将调解力量下沉至各小区网格,确保居民在网格内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响应。依托“全链条服务+多元力量支撑”,半年内累计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183起,97%的矛盾在网格内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解决”,居民满意度、幸福感持续攀升。
![]()
于功能优化中提质增效,满足多元需求
解民忧,实现纠纷优化解。聚焦社区邻里噪音、公共区域占用、家庭赡养分歧、物业费用争议、小额债务纠纷等高频矛盾,构建“全类型覆盖、一站式受理”调解服务体系,明确邻里、家庭、物业、经济4大类纠纷的专属调解力量与处置流程,避免居民“多跑腿、反复找”,切实及时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发。普法律,引导依法维权路。每月邀请法律顾问至少2次在社区办公,为居民解答婚姻家庭、劳动权益、财产继承等各类法律问题。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咨询群众220余人次,解答法律疑问380余条。同步开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普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维权流程与法律边界,累计举办普法讲座12场、发放宣传手册2500余份,覆盖居民9800余人次,有效引导居民从“遇事冲动”转向“依法维权”。强自治,共筑和谐新格局。通过线下法治讲座、线上网格群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宣传邻里相处、家庭责任等法律知识,详细解读调解流程及法律效力,帮助居民掌握“如何申请调解”“调解结果如何执行”等知识,提升居民自主化解能力。今年以来,居民自主协商化解苗头性矛盾39起,社区自治能力有效提升。
![]()
(供稿单位:新华街道于庄工作组 赵淑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