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今天咱不聊宫斗、不讲权谋,
来唠点实在的——
一个普通青年怎么靠着“认真”俩字,
硬生生在乱世里杀出一条封神路。
他是谁?
诸葛亮。
![]()
但别急着喊“卧龙先生”,也别忙拜锦囊妙计。
咱们今天不说神话,就说人话。
这哥们的人生开局,惨得能上《今日说法》——
爹早死,娘没影,战乱逃难,寄人篱下。
十几岁就躲进湖北襄阳的山沟沟里,一住就是二十年。
白天扛锄头种地,晚上点油灯读书,
朋友圈发的全是:“晴,宜静读”“小雨,修水利”。
你说这哪是隐士?
分明是个大龄待业农村知识青年!
可你猜怎么着?
别人种地为糊口,他种地为练手——
他在自家田里搞起了“微型蜀国试验区”:
引水渠、分地块、轮作制……
后来治理成都那一套,全是从这块自留地里试出来的。
而且人家嘴上说“苟全性命于乱世”,
背地里可没闲着——
天天研究地图、分析军阀、写战略笔记。
用现在的话说:他在给自己做MBA模拟答辩。
直到公元207年,命运的门终于敲响了。
刘备来了,三顾茅庐。
![]()
第三次见面那天,天寒地冻,
诸葛亮没急着拍胸脯表忠心,而是掏出一张草图,边画边讲:
“曹操有百万兵,不能硬刚;孙权根基稳,只能当盟友;你现在没地盘,先拿下荆州,再取益州,等北方出事,两路北伐——成大事,就在这一局。”
短短几百字,直接把刘备从“流浪军阀”升级成“战略玩家”。
这份《隆中对》,放今天就是顶级咨询公司做的**商业计划书+市场进入策略+五年发展规划**,
估值至少五个亿。
这一年,诸葛亮47岁,正式入职刘氏集团,任“军师中郎将”。
起步晚吗?太晚了。
但你知道更狠的是啥吗?
他一上岗,就没歇过一天。
赤壁之战,他跑去东吴当谈判专家,舌战群儒;
刘备打四川,他后勤调度滴水不漏;
刘备死了,他接手烂摊子:国穷、兵弱、主少、敌强。
换别人早跑路了,他倒好——
卷起来了!
修都江堰、搞盐铁专营、开发南中、发明木牛流马运粮……
连军粮饭盒都标准化管理,
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最让人破防的是他最后的日子。
五丈原,秋风起。
他已经病得快拿不动笔,还坚持批奏章、排阵法、安排撤退路线。
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
“葬我于定军山,不用棺椁,不陪器物,桑树八百株,够子孙穿衣吃饭就行。”
就这么走了。
没有豪宅,没有金玉,
有的只是六次北伐留下的脚印,
和一封又一封写着“臣亮言”的奏表。
你说他聪明?是。
但他更可怕的,是那种近乎偏执的坚持。
别人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偏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别人都劝他“保境安民算了”,
他偏要拖着病体,一次次向长安出发。
他不是不知道曹魏强大,
可他说:“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兴复汉室这事就不能停。”
这哪是丞相?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生命践行“企业文化”的CEO!
所以啊,别再说什么“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了。
看看诸葛亮:
![]()
三十岁还在山里种地,
四十七岁才拿到offer,
一辈子没享过清福,
-死后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
可他就凭一口气、一个信念,
把自己活成了中国人心里的“道义标杆”。
诸葛亮#诸葛亮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