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岸线渔业、生物、旅游、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态产品种类繁多,海洋生态本底得天独厚。打造美丽北部湾风景线,进一步释放“蓝色”潜力,是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近年来,广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强化海洋生态环境常态化、全过程监督管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陆海综合治理高效有力。实施陆海污染一体化治理,一体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共管共治。2024年,广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率92.9%,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持续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北部湾近岸海域长期保持一类水质。
生态保护修复卓有成效。2019年至2024年,广西北部湾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0个,总投资近40亿元,涵盖入海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整治岸线195公里,修复滨海湿地3301公顷,营造红树林1371公顷。北部湾近岸海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超300头,在涠洲岛识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氏鲸数量超70头。
海洋监管治理日益强化。广西印发《广西海洋观(监)测与预警减灾业务体系发展规划(2023—2030年)》。设置200多个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站位,居全国前列,将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13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纳入监测范围。实施广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实现对全自治区沿海12海里实时观测,建成覆盖1.428万平方公里海域的观测传输网络。
加快推进高水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和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更高要求。未来广西应更加注重人海和谐,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聚力打造美丽北部湾风景线,以高水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海洋污染源头防治。将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到海域空间管控全过程,实施红线区空间用途分区管理。加强红线区综合管控,紧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入海河流“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关键目标,依法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管理。精准防治海上污染,不断加强对红线区内海洋倾废、海水养殖、海上交通运输等行业产业的常态化监管,推动海洋工程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减轻各类海上开发利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深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根据海湾生态特点以及修复目标,深化细化“一湾一策”措施。实施海岸带重大整治修复工程,强化“滨海湿地+海岸带”系统修复,探索区域联动的“流域—河口—海湾”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优化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点位设置与内容设计,拓展高品质亲海空间。争取将美丽海湾建设有关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支持钦州市三娘湾、防城港西湾和珍珠湾申报国家美丽海湾。全面实施入海河流氮磷总量控制。加强入海排污口整治,建立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管好入海“闸门”。针对海水养殖、捕捞以及航运等活动推进海洋垃圾源头减量化,推广实施“蓝色循环”模式。探索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产权等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修复领域。
严格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广西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护状况及超载成因,分区分类实施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海洋预警监测体系,推动海洋环境监测的站点布设向深远海拓展,细化监测项目和要素,积极应用新型监测手段,打造“天空海港陆”综合监测网。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海洋调查监测,加快建设广西智慧海洋监管服务平台,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并发出预警。整合海警、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海事等执法力量,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推动与广东、海南等省份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围绕跨界流域、海域联合开展生态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领域人才吸纳和储备,建立第三方监测机构准入机制,充实海洋环境监测队伍。
探索海洋生态价值实现。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加快制定广西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统一核算技术流程、统计口径、算法指标等。大力推进蓝碳增汇工程,积极开发红树林蓝碳碳汇交易、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等项目,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碳汇交易模式。充分发挥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海洋碳汇交易市场。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的模式(EOD)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创新路径。延长蓝碳产业链条,大力推行“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文旅”等融合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