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春天,李鸿章在日本马关签下《马关条约》,他大概没料到,这些字句背后,是清朝自己挖的坑,比起割地赔款,更糟的是列强趁机扑上来瓜分中国,为什么以前能挡住日本多次进攻的中国,到了清朝却一败涂地,答案或许就在两百年前一个翰林写的奏折里。
![]()
1743年,年轻官员杭世骏参加乾隆特设的考试,说清廷重用满蒙官员,冷落汉人,用人有偏,这份奏折惹得乾隆大怒,差点判他死罪,满清入关后一直防着汉人,连当官都要分满汉两拨,乾隆发这么大的火,说明他们心里一直怕,怕汉人夺权,怕根基不稳。
![]()
太平天国打完后,清廷只好靠汉人办湘军、淮军,外头的仗刚停,里头又闹起矛盾,慈禧趁机用以汉制汉的法子,让曾国藩、左宗棠他们互相猜忌,李鸿章拉起的北洋水师,看着是海军主力,可每一步都被人卡着,军费被挪去修颐和园,明着是享乐,实则是冲着李鸿章去的。
![]()
甲午战争一打起来,清廷里的人就各算各的账,光绪帝明明知道不该插手前线打仗的事,还是不断给北洋水师下命令,一会儿要打,一会儿要守,说到底就是想借这场仗把李鸿章搞垮,丁汝昌收到的“全军出击”命令,根本不是为了打仗,是宫里头争权夺利的结果,等黄海上的炮声一响,李鸿章的舰队早就被自己人拖垮了。
![]()
战败后清算来得荒唐,李鸿章因为进了圆明园被扣了俸禄,这罪名不过是满洲贵族压汉人最后一把,往后二十多年,崇满抑汉的路越走越窄,汉人精英慢慢心凉了,转身就走,反过来看抗战和抗美援朝,大家不分你我,齐心扛事,穷日子也能硬撑出个样子来。
![]()
历史总爱跟人开玩笑,清朝的当权者把汉人当成了心腹大患,可真正的威胁却从海那边悄悄压过来,一个政权要是连自己最能打仗的将领都信不过,哪怕对手再弱,也迟早得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