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振雅 邱越 林敬)
![]()
100岁抗战老兵宋其祥:凡事都往好的地方看
在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湾市村,100岁的宋其祥缓缓抬起右手,向记者郑重地敬礼。他说:“军人表达感谢与敬意,最好的方式就是敬礼。”
![]()
抗战老兵宋其祥。受访者供图
9月3日,他与次子宋实林应邀赴京,在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式时,他向总书记敬了军礼!
如今,宋其祥记忆有点模糊,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军人。“我现在有些听不清楚,但是能看到别人对我好,我就给他敬个礼。”无论是家人悉心照料,还是外人前来探望,他总是以军礼回应,庄重而真诚。
1943年11月,湖南常德会战打响,18岁的宋其祥奔赴前线,经历了军旅生涯中最惨烈的一役。“三哥战死在沙场,我也死里逃生好几回。”但年轻的宋其祥没有后退,甚至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顽强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此后三年,他转战湘南,直至抗战胜利才回乡。
老人孙女宋益翠说,那段峥嵘岁月,老人很少主动提起,但能感受到那段“硬核”经历深深镌刻在他的生命里,铮铮铁骨延续至今。90岁后,宋其祥只是血糖有些偏高,没有其他基础病。2022年,老人散步时被拐弯的代步车撞倒,胯骨骨折,医生检测时发现他的骨龄竟然只有70岁。主治医生为这样的“硬”骨头叹服,毫不犹豫地给他做了手术,此后康复出院。
“爷爷很乐观,凡事都往好的地方看。”宋益翠说,“有一次开车带他出去玩,一路绿灯,他便反复夸,你的运气真好。”老人遇事不争,喜欢热闹,95岁时还能和邻居们一起打牌。他的饮食简单却充满滋味:豌豆、枸杞、稀饭,都是他的最爱。儿媳们每次轮班照料时,还会备上他喜欢的汤圆和虎皮鸡爪。宜都市政府为百岁老人订制的功能床,让他休息时更舒服。
从常德会战的枪林弹雨,到湾市村的岁月静好,宋其祥用一百年的时光,诠释了他的幸福哲学,亲人陪伴、邻里关怀就是最好的日子。那一次次郑重的军礼,不仅是他对善意的回应,更是一位老兵对和平岁月最真挚的礼赞。
95岁抗战老兵刘世钺:保持健康,多看看祖国盛世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窗外的晨雾尚未散尽,抗战老兵刘世钺双掌搓热,覆在闭合的眼睑上30秒,对着东方做“晾目”,这是他自创的眼部保健操。
![]()
抗战老兵刘世钺。受访者供图
这位目光如炬、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医45载,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每天早上8点,他的生活助手会将早餐端上桌:一碗橙黄色的胡萝卜小米粥、一盘凉拌西兰花、一块蒸南瓜。刘世钺称之为“护眼三色餐”。
刘世钺把小米粒扒拉到碗边,轻轻吹凉。“胡萝卜补充β-胡萝卜素,西兰花提供叶黄素,南瓜含锌,都是眼睛里黄斑的‘军粮’。”他说,“我给眼疾患者做角膜移植,病人缺维生素A,角膜就长不好。从那时起,我就跟自己较劲,不能让眼睛缺营养。”
作为眼科医生,这些护眼知识早已刻入刘世钺的大脑。1949年7月,他从华北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因眼科急缺人手,他毫不犹豫走上了眼科医生的道路。
多年来,刘世钺诊治的患者有数万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他连续组织10期眼科医生学习班,培养出200多名眼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如今,95岁高龄的刘世钺耳聪目明,双眼视力仍保持1.2。他爱护视力的背后有着特殊的情愫。“当年日军进村扫荡,我年纪小,被老乡塞到羊圈里,藏在羊肚皮下,黑了一夜,从此知道什么叫‘缺光’。当时,挡在我上方的羊都被日本兵用刺刀扎死了。9月3日,我在天安门城楼替牺牲的战友看到了祖国的强盛,看到了大国重器。现在我守护眼睛、保持健康,替牺牲的战友多看看祖国盛世。”
101岁抗战老兵刘吉祥:再好的东西也不多吃
尽管背有点驼,身板却硬朗,101岁的抗战老兵刘吉祥利落地起身,满脸笑意走出屋门迎接记者。
![]()
抗战老兵刘吉祥。受访者供图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总书记与这位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金缸城村的抗战老兵握手。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吉祥非常激动地说:“有这样的荣耀,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坐的是复兴号,快得很!”从武汉到北京,一路上的山河壮丽,令刘吉祥心中满是感慨。1939年,14岁的他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亲历过日军的狂轰滥炸,穿草鞋、扛土枪,出生入死的他,如今看着国产新型武器装备驶过长安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国家强大了,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真好,再不怕鬼子欺负我们了!”
从战火纷飞到盛世繁华,刘吉祥跨越了两个世纪,沉淀出了一份独特的养生智慧。除了抗战时腿负伤外,刘吉祥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奥秘在于他自创了一套“呼吸养生操”。“鼻子吸的气用嘴呼出,嘴里吸的气用鼻子呼出,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对心脏好。练一百天,就能红光满面!”他演示呼吸养生操时,神情专注,还让记者也试试。
生命在于运动。刘吉祥是个闲不住的人。98岁的他还能种苞谷(玉米)、花生、蔬菜。如今不种地了,他每天要沿着家旁边的小山坡走一走。他拄着拐一个人来来回回走几趟,毫不吃力。饮食上,他爱吃肉、喝稀饭就咸菜,坚持吃八成饱,“再好的东西也不多吃”。这些简单而规律的生活习惯,融入老人的每一天。
笔墨纸砚是他的另一份热爱。年轻时他任部队文书,每天需要写8000字左右的材料,现在年纪大了,看不清楚,只能写大字。在写字之前,他会先用手指摹写每个字,郑重其事。采访拍摄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刘吉祥不但不觉得累,还带着记者沿着小山坡散步。
儿孙满堂、安享晚年的刘吉祥始终关心国家的发展。经历过抗战的老人,比任何人都懂得和平的珍贵,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现在的生活真是享福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