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专家简介 朱敏:南京市口腔医院老年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牙体牙髓疑难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治、显微根管治疗及CAD/CAM椅旁即刻修复,2008年全国第一届根管治疗竞赛三等奖,2009年南京地区根管治疗竞赛一等奖,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分别是《根管治疗学》和《口腔医师内科手册》。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4项。担任统计源期刊<<实用老年医学>>编委。
2025年10月是第十六个全国敬老月,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牙齿健康的标准为“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保留20颗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齿。那么,老年朋友们,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吗?老年人口腔保健该如何做?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老年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朱敏。
老掉牙,背后藏着口腔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掉牙”这个说法,不少人将其视为衰老的自然表现,认为上了年纪牙齿脱落不可避免。然而,在专家眼里,事实并非如此!牙齿脱落并非老化的必然结果,很多老年人牙齿逐渐松动脱落主要是由牙周炎等疾病引起的。
朱敏介绍,老年人缺牙并非一种“必然”现象,而是口腔健康长期管理不善的结果。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揭示的数据,65—74岁的老年人中,缺牙率高达88.7%。“老掉牙”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首先是牙周病,它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当牙齿长期附着菌斑、结石,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长期存在慢性炎症,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其次是龋齿,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65—74岁老年人中龋齿患病率高达98%,龋病是引起牙痛、造成缺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老年人常因牙龈萎缩而牙根暴露,使得根面容易发生龋坏等。
第三是不良的用牙习惯,比如喜欢咬粘性大、有咬劲的食物,夜磨牙,每天扣齿100下,用力刷牙,习惯吃坚果等硬物,造成牙齿磨损、松动、开裂,最终脱落。
最后是骨质疏松等疾病,骨质疏松是骨骼矿物质密度降低的一种疾病,当骨骼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支撑能力,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口腔检查,关注这些早期信号
众所周知,口腔健康关系全身健康。朱敏介绍,其实,临床上,当口腔出现问题时,会发出很多早期信号,需要引起大家重视。
牙龈出血:早晨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沾满了血迹;或者咬一口苹果,果肉上留下明显的“红印”;甚至有时吐口水时也能看到血丝——这些都是牙龈出血的表现。牙龈出血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常被忽视的健康隐患,当牙龈出现炎症时,原本的健康状态被打破,牙龈组织会变得红肿脆弱,稍微受到刺激就容易出血。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腔问题,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醒你需要关注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状况。
食物嵌塞:可谓牙缝里的“小麻烦”,口腔健康“大隐患”。食物残渣嵌塞在牙缝中,长期不清除,会刺激牙龈发炎出血,成为牙周组织的“慢性杀手”。同时,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细菌的“营养库”,细菌发酵产酸导致邻面龋坏,成为牙齿邻面的“蛀虫温床”。
牙疼:大多数是蛀牙引起的,早期只要及时补牙,花费少,如果任其发展,进入牙体牙髓,需要做根管治疗,花费更是好几倍。值得注意的是,牙疼还要警惕牙隐裂,牙齿表面没有龋坏但疼痛依旧,此时要注意,除了牙齿本身问题外,还可能与咬到硬物、长期的冷热刺激、牙外伤等有关。
牙龈肿:发病率同样较高,很多人担心是不是牙龈癌。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牙龈炎引起的。如果是装了活动假牙,且存在不良磨损的情况,如果长期刺激,则要警惕牙龈肿瘤的可能性。
敬爱爱老,专家支招拥有一口好牙
朱敏表示,每一颗牙齿都是支撑生命质量的“承重墙”,保护牙齿不仅关乎口腔健康,更是维护晚年尊严的关键战役。因此,保护口腔健康,她建议,老年人这样做起来:
首先养成科学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是最有效的方法,建议选择软毛、小刷头牙刷,每天早晚刷牙各1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每餐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可以辅助使用间隙刷、牙线和牙签清洁口腔。刷牙方法上忌用横刷法,应用Bass刷牙法。
其次重视牙齿缺失后的修复。缺牙后未及时修复容易造成其他牙齿倾斜移位、牙槽骨萎缩,不仅增加了日后修复的难度,同时缺牙影响咀嚼功能的发挥,容易造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加重另一侧牙齿的磨损,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咬合疾病。如已佩戴活动义齿每天餐后应取出假牙,认真细致地清洁。
第三保持平衡健康饮食。饮食均衡,戒除吸烟、用牙咬硬物、嚼槟榔等不良口腔健康习惯,适当控制各种甜食摄入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合理膳食,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取,增加牙齿抗龋能力。
最后注重口腔定期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龋病(尤其是根面龋)、牙周病、牙本质敏感等,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牙齿涂氟来预防根面龋。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到正规医院进行1次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至少洁牙1次。
通讯员 魏敏 贾晨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