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警校毕业时,几乎拿遍了所有的荣誉,专业成绩,永远是第一。我以为,凭我学到的那些法律知识,去处理社区里那些“鸡毛蒜皮”的行政案件,一定是绰绰有余。
现实,却给了我最响亮的一巴掌。
我第一次跟师傅出警,是一起楼上楼下的噪音纠纷。报案人,是一位被吵得几近崩溃的年轻母亲。我们上楼后,楼上的住户,态度极其嚣张,拒不配合。
我当时,正义感爆棚。我当场就对那个嚣张的邻居,发出了严厉的口头警告,并告知他,如果再不改正,我们将对他采取“强制措施”。
我的本意,是为那个年轻的母亲“撑腰”。可结果,我的“强硬”,反而点燃了另一个“火药桶”。那位母亲,看到我们警察态度如此强硬,她的情绪也瞬间失控,冲上去,就准备和那个邻居撕打在一起。
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师傅,一把将我拉到身后,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柔和但坚定的方式,将双方分开了。
![]()
回到所里,师傅一句话都没批评我。他只是默默地,从他的书柜里,拿出了一本已经翻得起了毛边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翻到了关于“调解”的那一章,指着其中一条注释,让我自己看。
那条注释的大意是:办理行政案件,尤其是治安纠纷,执法者的首要目标,不是“惩罚”,而是“化解矛盾”。程序上,必须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执法行为,必须充分考虑对当事人情绪的影响,避免因程序不当,而激化矛盾。
那一刻,我后背全是冷汗。我才明白,我差点犯下多么严重的错误。我那个看似“正义”的警告,在那个已经情绪失控的母亲看来,是一种“撑腰”和“鼓励”,它差点就让她,从一个合法的“受害者”,变成了动手的“违法者”。
我这才明白,学校里教的,是“法条”,是“非黑即白”的理论。而现实中,一个基层民警要面对的,是无数个充满了人性弱点的“灰色地带”。这本书,它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告诉你“法律是什么”,而是告诉你“程序应该怎么走”。它用一个个具体的程序规定,为你冰冷的“法条知识”,注入了最宝贵的“人性温度”和“实践智慧”。
![]()
从那天起,这本31.25元的书,就成了我警服口袋里,最重要的“压舱石”。它时刻提醒我,我手中的权力,不是一把用来“劈砍”的斧头,而是一把需要小心翼翼使用的“手术刀”。#图文带货训练营#
#第四期图书超级品类日#
![]()
正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法律出版社 公安民警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31.25
京东好评率100%七天退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