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居住在黎坪的乡亲们,将山林间的馈赠、田地里的收获,化作了最质朴的饮食智慧。每逢婚丧嫁娶、春节元宵、邻里团聚,一场以“八大碗”为核心的宴席,便是当地人表达热情与诚意的最高礼仪——这便是如今的南郑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坪八大碗。
![]()
黎坪八大碗的起源,深植于山区的生活底色。而其形制并非一成不变,最初盛行十大碗,后逐步简化为八大碗,取“四方团圆,八方来财”的吉祥寓意。过去,黎坪一带交通不便,物资相对匮乏,乡亲们办宴席时,便遵循“就地取材、实惠待客”的原则,用家中常见的猪肉、土鸡、洋芋、黄豆、山野菜等食材,搭配粗瓷大碗尽显山里人的实在。
![]()
![]()
不同人家的黎坪八大碗的菜品根据主人家的筹备方便、食材的丰俭和宾客的口味会有细微差异,但鲜杀猪肉始终是八大碗的核心食材——逢宴前,主家会宰杀自家喂养的年猪,从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到筋道的猪蹄,从鲜嫩的里脊肉到入味的内脏,猪肉的不同部位被巧妙转化为多样菜品,再搭配土鸡、洋芋、黄豆、山野菜等本地食材,构成八大碗的基础骨架。常见的八大碗菜品有:蒸大(小)酥肉、坨子肉(红烧肉)、米粉肉(排骨)、盐菜扣肉、蒸土鸡块、蒸猪蹄等。如遇婚娶、寿宴等更为重要的场合,还会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增设“四品四盘”,让宴席规格更显隆重。所谓“四品”是指:炸面疙瘩、炸猪肝、凉拌猪肚再配合一道素菜;而“四盘”则是指四道炒肉菜。
![]()
![]()
![]()
更值得一提的是八大碗宴席的“上桌摆放礼仪”:所有菜品上桌后一律按照“一杆旗”的角度与形状进行摆放。暗含“主次分明、尊重宾客”的餐桌礼仪,每一个细节都藏着黎坪人对宴席的郑重与对客人的诚心。
![]()
黎坪八大碗从来不只是一桌美食,更是承载邻里温情的 “文化纽带”。每逢办宴席时,全村人都会主动搭把手:男人们劈柴生火、杀猪宰鸡,女人们围在灶台边择菜、蒸制、摆盘,孩子们则端着碗碟穿梭其间,将“一杆旗”的摆放规矩记在心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热闹的烟火气里。
![]()
来源:汉上时光 审核: 临风
汉中市新媒体协会成员单位 联系微信:wubocn
法律顾问:陕西众致(汉中)律师事务所 周乐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