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谈,这是泽连斯基八个月内第三次到访华盛顿。
这次访美,泽连斯基十分期待特朗普能够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能够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
但是,特朗普在会谈开始调侃了一番泽连斯基穿的漂亮西装之后,明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显然,在特泽会谈前一天,普京给特朗普打了3三小时的电话,起到了关键作用。
原本,特朗普威胁俄罗斯,会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
不过,普京告诉特朗普,即便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也不会改变俄乌战场局势。俄军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整条接触线上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
正是这次通话,使泽连斯基空跑一趟。
![]()
一、白宫的冷空气!
会谈结束后,用乌克兰总统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次尖锐的对话。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希望美国能对俄罗斯施压,推动战争走向终结。
但显然,特朗普的态度使乌克兰直接进入了冬季。他没有承诺提供远程打击武器,反而强调俄乌双方应当就地停下,各自宣称胜利。很明显,泽连斯基诉求的火力支援变成了政治上的止损劝告。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之后,两位老朋友立即着手准备在匈牙利举行布达佩斯会谈,乌克兰再次被排除在大国博弈的谈判桌之外。
对乌克兰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外交上的失败,更是一次现实重击。
美国的支持,越来越不可预测更不可期待了!
事实上,特朗普被普京说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普京宣布俄罗斯将展示一种新武器。这款武器极有可能是此前曾多次提及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西方没有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可以携带常规弹头以及一个大约1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巡航高度为50到6000米,巡航时间从数天到数周。由于内置核反应堆,就算敌国发现也不敢轻易将其击落,一旦将其击落很可能导致核爆或核污染。
特朗普做出让步的一个关键背景就是美国的导弹技术已经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
![]()
三、爱国者神话破灭!
就在10月初,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参谋部副部长罗曼年科中将公开承认,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在俄乌战场的实际拦截成功率已经暴跌至6%。
这套自诩世界最先进防空系统的装备,平均发射17枚导弹,才能勉强拦下一枚俄军弹道导弹。
美国引以为傲的防空神话,已经在实战中粉碎。
爱国者系统是美国几十年来的防空神话。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的数据,一个新建的爱国者防空连(包含系统本身和导弹)成本约为11亿美元。
系统成本约4亿美元,导弹成本约6.9亿美元。
2025年4月,乌克兰表示愿意以150亿美元的价格从美国购买10套爱国者防空系统,相当于每套15亿美元。
爱国者系统每枚拦截弹价格在300万到400万美元之间。
如今,面对俄军导弹,尤其是经过改进的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导弹,爱国者几乎成了打靶陪练。
泽连斯基此前还抱怨说,乌克兰的防空效率下降到30%,并怪罪恶劣天气。
可笑的是,恶劣天气并没有影响俄军导弹的命中率。
显然,问题不是天气,而是技术。
![]()
四、俄式导弹降维打击!
爱国者系统采用的是直接碰撞杀伤方式,依赖主动雷达制导,在末段撞击目标。对付传统弹道导弹,这一套技术比较靠谱。
但是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导弹不按套路出牌。
它们进入大气层后会突然变轨、俯冲,甚至水平机动,使得爱国者系统计算出来的拦截轨迹完全失效。
实战的结果是,爱国者系统根本没有能力拦截,拦截导弹发射后机动超载,雷达失锁,还没反应过来目标就已经变向,最终只能看着导弹擦肩而过。
这在导弹攻防层面已经是技术上的碾压。
如今,乌克兰人应该明白一个现实:他们得到的那点美式装备,技术基础已经落后于对手。
更惨的是,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本就屈指可数,不到10套。面对全国战线,根本防不过来,只能重点部署在基辅。
俄军的战术极为简单有效,通过电子侦察手段,提前掌握防空系统部署位置,然后先发射无人机,再发射导弹,通过饱和攻击拖垮爱国者防空系统,让乌军防空体系顾此失彼。
乌克兰想让美国和北约继续加码,要么给更先进的防空系统;要么增加数量,用火力密度来弥补单体性能不足。
问题是,美国爱国者拦截弹年产不过几百枚,还要分给以色列、沙特、波兰等国家,根本不够援助乌克兰的!
五、高超音速时代!
更扎心的事实是,俄军目前使用的伊斯坎德尔M与匕首导弹,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末端速度只有3到4倍音速,机动能力有限。
即便如此,爱国者依旧被打得满地找牙。
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比如中国的东风17、俄罗斯的先锋系统,滑翔段速度可达10马赫以上,能全程变轨、持续机动,拦截难度呈几何级上升。
一旦未来战争全面进入高超音速时代,传统防空系统将失去意义。
在这场导弹技术竞赛中,中国显然走在了前列。
从东风17、东风26,再到东风61洲际导弹,中国构建了区域威慑到全球威慑的完整导弹序列。
东风17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不仅具备突防机动性,成本和维护效率远超美俄同类产品。东风61更是在洲际打击能力上实现跨越,射程超过1.8万公里,可多弹头独立制导,精度与可靠性居世界第一梯队。
在核武力量上,中国也正从有限威慑向可靠平衡转型。
根据最新的美国防部报告,中国的核弹头到2035年有望突破1500枚。
届时,中美俄三极核平衡的格局将正式确立。
问题是,为什么是2035年而不是现在呢?
美国怎么知道不是现在呢?
![]()
六、导弹大决战!
乌克兰战场不过是这一场变革的实验场。
爱国者崩塌的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整个旧时代的防御逻辑。
世界正在进入新一轮导弹革命周期。
全球导弹竞赛早已超越军事范畴,成为战略、外交与产业的三维战争。
美国需要维持爱国者系统的神话,才能支撑军火出口体系;
俄罗斯则通过导弹突防展示硬核实力;
中国,早已在新一代技术路径上实现了换道超车。
高超音速、人工智能制导、多弹头突防、空间态势感知,这些技术的融合,意味着未来的防空与反导体系将彻底改写。
导弹不再只是武器,而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算法能力、情报协同与战略意志的综合体现。
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