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桑坡“六合雪地靴”:从历史辉煌到传承危机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国民族文明史上下绵延5000多年,而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历史就高达3000多年,定都在此的朝代先后多达20多个,诞生了200多位皇帝。中国如今有八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其中河南独占了一半。俗语称: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古以来,河南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豪客、商贾云集、华盛繁荣之地。
![]()
河南焦作孟州南庄桑坡村,是孟州市仅有的一个回族聚居村。该村总人口6700余人,素有“中国毛皮之都”“中原淘宝第一村”“中国淘宝村”美誉。桑坡村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东八公里处,明《怀庆府志》记载,桑坡村名传自五代时期后晋(936年~947年)宰相桑维汉葬在村北清风岭阳坡上,因北高南低,自然成坡,故取村名桑家坡,简称桑坡。
![]()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会加工使用动物毛皮。公元前2690年前后,黄帝向各氏族推广软化兽皮之方法,使民众得以穿用更为舒适和便于围裹的兽皮服饰,史记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后人尊人文初袓黄帝为“毛皮初祖”。《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丞相比干授予民众用枥柳树的鞣酸液汁浸泡动物皮毛,使之软化并长久保存,同时具有一定防水功能(据桑坡老皮匠介绍,这一方法桑坡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比干被后世奉为祖师。
![]()
故老相传,自商周时期,孟州市南庄桑坡这个地方,就已经开始从事动物毛皮加工制作。而桑坡“六合雪地靴”制作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说文·革部》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中华古今注》云:“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赵武灵王(?-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先秦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赵雍继位时,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于中原诸侯争霸战争中常年不利,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
胸有大志的赵雍,真切认识到胡人骑兵的优越性: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
![]()
因此,他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他是中国骑兵的始祖 。此后赵国趁诸国混战之际攻占中山国,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使赵国国势一跃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赵雍深谋远虑,推行胡服骑射,在中原诸国中首创作为独立兵种的骑兵部队,并且沿用胡服、胡靴“六块羊皮制作而成”,鞣制皮革缝合成各种形状的水囊,也就是后来熟知的“羊皮水壶”成了骑兵的标配。其锐意进取的革新精神影响深远。梁启超称其为自黄帝以后的“中国第一雄主
![]()
至西汉王朝刘邦时,“开国十八候”丁复及其后人将制作皮货及皮靴技艺得以传承。相传卫青和霍去病的骑兵部队中总后勤官人称“老丁”就是丁复的后人。胡靴(乌皮六合靴)在南北朝时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到隋唐时期,成为时尚之物,称之“乌皮六合靴”为皇帝和朝官制式鞋靴。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路辇图》里官员穿的全是皮靴。
![]()
六合”取自天地四方之意,又因由六块皮子缝合而成,且在缝合前已经被染黑,故取名“乌皮六合靴”,而女子一般着红色皮靴或锦靴,故取名“红锦靴”。唐·李肇《唐国史补·李白脱靴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力士脱靴”。诗仙李白还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
明朝郑成功下西洋时,将桑坡皮货和桑坡六合靴作为国礼相赠。清末民初,桑坡开设的皮货行遍及全国,名扬海外。清末民初,桑坡在全国开设皮货行(鞋靴为主),当时著名的皮行、商号有:“全兴合”是丁虎臣4兄弟合办、“义顺合”丁长江并在上海开设 “丁达记”商行出口欧美市场。白恒芳“兴盛兰”和“兴盛玉”,丁荣昌在汉口开设“鸿昌”皮货店、“大中华”皮货店,马兰田在洛阳开办后迁上海“隆昌”皮行,丁镇南在武汉开设“兴和”皮行,丁长山在上海开设“义兴长”皮行,丁锡善、丁宏义、丁学德在平凉开设皮行,白全智在洛阳开设的“增胜”皮行,马虎伦的“义太”皮行等等,都十分兴盛。
![]()
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社会胡化现象,不仅改变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靴履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更为具体和深入。特别是唐代服饰鞋履文化充分吸收了各种不同文化的积极营养,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社会各项发展,也对西域和邻邦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近年来,中国毛皮之都孟州桑坡的毛皮、鞋靴制品发展较快,2008年被授予“中国毛皮之都”荣誉称号,连续获得“中原淘宝第一村”“中国淘宝村”美誉。桑坡经济发展虽然繁盛,但文化传承相对缺失,“乌皮六合靴(今雪地靴)制作技艺”几近被洋货雪地靴替代,亟需挖掘拯救保存。因此,挖掘整理宣传桑坡六合(雪地靴)历史文化,对于弘扬中华鞋履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打造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韩愈故里孟州:古诗词中的“河阳桥、河阳三城”缘何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韩愈故里孟州:探索《七律 · 河阳明珠咏桑坡》的文化魅力
韩愈故里:中国毛皮之都孟州桑坡赋颂——董明珠游洛阳之河洛诗篇
韩愈故里:探访孟州市赵和苏庄“五里三丞相”人文与生态之美
![]()
作者简介:乔志伟,男,河南孟州退役军人,爱岗敬业、勤学善思,致力于韩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诗歌、写作文学爱好者其作品见于各网络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