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蹲在小区花坛边,手里攥着半截烟,盯着地上爬的蚂蚁发愣。儿子已经半个月没来电话了,上次见面还是上个月十五号,坐了不到半个钟头就说公司要加班。他想起儿子小时候,天天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身后问东问西,现在倒好,想跟他说句话都得瞅着空档。这心里头的滋味,就像泡久了的茶水,又苦又涩。
![]()
第一条:把儿女当客人,别当自家娃
隔壁老李上个月住院,儿子从外地赶回来照顾。老头儿逮着机会就数落儿子袜子乱扔、熬夜玩手机,气得儿子第三天就改签车票走了。老李躺在病床上直抹眼泪:“我这不是为他好么?”
您看明白没有?孩子成家立业后,回来探亲那是客人待遇。您去亲戚家做客,会指着人家沙发说“你这摆得不对”吗?将心比心,孩子带着孙子孙女回来,您泡茶切水果,聊些开心事,人家下回还愿意来。要是进门就挑刺,说媳妇妆化得太浓,说孙子玩手机不像话,这不成了花钱请人来听训?
我认识个退休老师,每次女儿女婿回来,她早早在门口摆好拖鞋,茶几上放着洗好的葡萄。女婿爱喝红茶,她就托人买正山小种。现在小两口每周雷打不动回来吃饭,临走时还大包小包给她带东西。
![]()
第二条:钱要花在明处,账要算在暗处
老周两口子把半辈子积蓄给儿子买房,装修时天天往工地跑,结果媳妇嫌瓷砖颜色老气,儿子怨他们多管闲事。现在老周每月三千退休金,还得省出两千贴补儿子房贷,有苦说不出。
给钱这事儿讲究时机和方式。比如孙子考上大学,您包个红包叫庆贺;平时买菜顺手给媳妇塞两百,那叫体贴。但千万别把养老钱都垫进去,最后连看病都要看儿女脸色。
我们楼下的陈阿姨做得就漂亮。儿子创业她借了十万,当面写好借条:“亲母子明算账,你们挣了钱再还。”结果儿子三年后连本带利还钱,现在逢人就夸母亲通情达理。
![]()
第三条:有病早说话,别等严重了
王奶奶咳嗽半个月不肯告诉女儿,后来转成肺炎住院。女儿请假陪护被扣全勤奖,急得在病房外掉眼泪:“妈您要是早说,何至于受这个罪!”
老人总怕给儿女添麻烦,可小病拖成大病,那才是真麻烦。就像自行车胎慢漏气,发现时补个补丁就行,等彻底瘪了再修,既费钱又误事。
我老伴去年头晕,当天就给女儿打电话。女儿马上视频连线当医生的同学,说是耳石症,教了几个复位动作,第二天就好了。要是硬撑着,说不定就摔出大问题。
![]()
第四条:守住老窝,留条退路
前栋楼的赵叔把房子过户给儿子,想着以后跟儿子住。结果婆媳闹矛盾,儿子在中间为难,老赵现在租住在城中村,整天唉声叹气。
这老房子就像雨天的伞,冬天的棉袄,平时用不着,缺了真要命。哪怕儿女再孝顺,也得给自己留个能伸直腿的地儿。您想啊,要是小两口吵架,您能说“回我自个儿家清净两天”,那腰杆多直。要是连房本都改了名,吵架时连个躲处都没有。
![]()
第五条:少翻旧账,多看眼前
刘大爷见着儿子就要念叨:“你小学逃学我追着打,现在出息了吧?”说了三十年,儿子现在春节都找借口不回来。
过去那点事就像旧照片,偶尔翻翻是回忆,天天挂在嘴边就招人烦。孩子们都当爹当妈了,您还总提他们尿床的糗事,换谁脸上挂不住?
我认识个老爷子,儿子小时候偷钱买玩具,他从来不再提。现在孙子都上大学了,儿子每周末陪他下棋,父子俩有说有笑。有些事该翻篇就得翻篇。
![]()
第六条:培养点自己的乐子
社区活动站有个孙大娘,退休后学剪纸、跳广场舞,最近又在学智能手机剪辑。儿女轮着请她去家里住,生怕妈太忙排不上号。
人就像盆栽,不能光围着别的植物转。您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枝繁叶茂,儿女自然愿意来乘凉。要是整天枯坐着等电话,反而让人喘不过气。
![]()
我们老年大学合唱团的老钱,上午唱歌下午钓鱼,女儿总抱怨:“想陪爸吃顿饭都得预约。”您瞧,这状态多让人羡慕。
老张头后来想通了,报名了老年书法班,还跟着驴友团去爬山。上周儿子来电话,他正在黄山看云海,儿子惊讶地说:“爸您比我还忙啊!”这话里带着佩服呢。
说到底,父母和子女就像两棵树,小时候苗倚着树,长大了树伴着苗。离得太近互相抢养分,离得太远又孤零零。把握好这个距离,在下雨时能互相遮风,天晴时各自享受阳光。这六条规矩不是算计,是这么多年磕磕绊绊总结出来的智慧。您要是记牢了,晚年生活准保顺当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