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直被视为智慧的化身,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逐鹿天下之时。
他助力刘备三分天下,被后世敬仰。
而在泱泱中华史上,除了诸葛亮智商超群外,还有其他四人的智商在诸葛亮之上。
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咸阳宫夜话智慧
公元前221年,咸阳宫,夜。
烛火把大殿照得透亮,秦始皇刚扫平六国,案头堆着各地的图册。
李斯捧着捆竹简进来,弓着腰说:“陛下,诸子百家虽说没了。
但老辈智者的法子,还是能学着点。”
一句话让殿里静下来,到底啥样才算真有智慧?
![]()
1、鬼谷子的局外智慧
咸阳宫的烛火还没凉透,几十年前的云梦山深处,早有个白胡子老头把天下看透了。
春秋战国那会儿,兵荒马乱的年月,鬼谷子王诩住在半山腰的茅庐里。
身边总围着四个年轻人——孙膑揣着兵法竹简。
庞涓攥着青铜剑,苏秦张仪脖子上还挂着游学的干粮袋。
这天午后,老头指尖蘸着茶水在石桌上画了个圈,圈里点了七八个墨点:
"你们看这天下,七国就像棋盘上的棋子,看似乱糟糟,其实都跟着'势'在走。"
说着抬手一划,茶水在桌上流成道河,"魏国想吞赵国,这是'不可为'。
但要是顺着它的性子,让齐国从后面捅刀子,就成了'可为'。"
庞涓听得眼睛发亮,孙膑却皱着眉摸下巴。
后来庞涓下山当了魏国大将,把赵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孙膑在齐国设了个"减灶计"。
让庞涓十万大军死在马陵道;苏秦佩六国相印,站在咸阳宫外骂秦王;
张仪舌头一动,六国盟约就碎成了渣。
山里的鬼谷子呢?还是老样子,白天教徒弟练剑,晚上在石桌上画棋局。
茅庐的门从来不上锁,可六国的君王派多少人来请,他愣是没挪过窝。
![]()
2、范蠡的姑苏退身智慧
姑苏台的火光烧红了半个夜空,公元前473年。
越国的士兵踩着吴国宫殿的瓦砾欢呼,勾践正站在台顶举着酒杯对天笑。
可谁也没注意,台下有条乌篷船正往太湖里划,船头站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
手里攥着块刚从腰间扯下来的官印——范蠡把那方刻着“上将军”的金印捏在手里掂了掂。
猛一使劲,“哐当”砸在船板上,印角磕出个豁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咬着牙,从怀里掏出勾践亲赐的那块免死金牌。
三两下撕成碎片,扔进水里。
西施站在旁边,裙角被江风吹得猎猎响,手里还攥着从吴国宫殿带出来的那支玉簪。
簪头的珍珠在火光里闪了闪,像滴没掉下来的泪。
船到太湖中心时,范蠡突然笑了。
十年前在会稽山,他替勾践尝粪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天——
勾践这人,脖子能弯到地上,也能狠到把功臣的骨头嚼碎了咽。
后来他在齐国海边煮盐,三年攒下的家产够买下半个临淄城,却突然把账本烧了。
说“钱这东西,多了是祸”,带着西施搬到陶地,改名陶朱公,靠倒卖粮食又发了家。
有回灾民堵着粮仓哭,他让伙计打开仓门,把新收的小米全分了,自己蹲在门槛上啃窝头。
看着人潮说:“当年在石室里饿肚子的时候,就知道粮食比金子金贵。”
三次成巨富,三次散家财,最后死在陶地的茅草屋里时。
枕头底下只压着半块越国的旧布,布角绣着朵小小的西施兰。
![]()
3、渭水直钩钓贤主-姜子牙
商末那几年,渭水河边总坐着个怪老头,破草帽压得低低的。
手里鱼竿一晃一晃,鱼钩是直的,离水面三尺高,连鱼饵都没挂。
有天西伯侯姬昌打猎路过,勒住马问:“直钩钓鱼,哪有这么干的?”
老头头也不抬:“我钓的不是鱼,是天下。”
这老头前半辈子可惨了,在朝歌卖过肉,在孟津开过酒馆,六十多岁还被老婆赶出门。
在渭水边蹲了十年,头发都白成雪了,才等来姬昌的马车。
后来跟着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那天,他站在战车上挥着杏黄旗,商朝的军队哗啦啦就垮了。
打下朝歌城,他没要金银封地,只说“得把土地分给功臣,让礼管住诸侯,乐哄住百姓”。
八十八岁那年,他站在洛邑城头看新修的礼乐大典,忽然笑了——
当年渭水边那个直钩,钓的哪是鱼啊,是把乱世熬成了治世。
![]()
4、洛邑城里的礼乐缔造者-周公
西周刚立国那会儿,成王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娃娃,周公旦把着朝政大印。
管叔蔡叔在背后嚼舌根,说他要夺侄子的江山。
这话传到周公耳朵里,他把竹简一摔,带着兵就往东打,这一打就是三年。
管叔的脑袋挂在了城门上,蔡叔被发配到蛮荒之地啃树皮。
班师回朝那天,文武百官都以为他要当摄政王,他却把印玺往成王面前一推。
转身扎进了书房,翻出夏商两代的旧典,一笔一划地写起了《周礼》。
写啥呢?规定天子穿十二章纹的龙袍,诸侯只能用九章;
卿大夫家庙能摆三鼎,士阶层最多两鼎;就连老百姓婚丧嫁娶吹啥调子,都写得明明白白。
有人说他吃饱了撑的,周公把毛笔一搁:"礼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自己是老几。
乐是为了让人心气顺,这样天下才能安稳。"
后来的事儿大伙儿都知道,这套规矩一立,周朝撑了八百年,比秦唐宋明都长久。
直到今天,谁家办丧事奏哀乐、娶媳妇吹唢呐,都是周公当年定下的理儿。
![]()
5、五丈原星落残灯-诸葛亮
建兴十二年秋,五丈原的风带着一股子土腥味,刮得蜀军大营的帐篷呼呼作响。
诸葛亮坐在案前,手里的狼毫笔在竹简上顿了顿。
一滴暗红的血珠砸在“陛下亲理朝政”那行字上,裂开一小片。
案头堆着刚拟好的《出师表》,旁边搭着件半旧的锦披风——是刘禅去年派人送来的。
说是成都新织的料子,可他总说“留着给陛下自己穿”,却一直没舍得收进箱笼。
“丞相,”姜维撩着帐帘进来,甲胄上还沾着霜。
“魏军缩在城里死活不出,粮草快接不上了,要不……先退回汉中?”
诸葛亮没抬头,手指摩挲着竹简边缘:“退?退了先帝的托付怎么办?”
他咳了两声,胸口疼得像被石头碾过,“当年在隆中草庐里对着刘备画天下三分图的时候。
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五丈原的土坡上耗到油灯都快熬干。
![]()
赤壁那年,他站在船头对着周瑜激将,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不过是群旱鸭子’。
火攻的计策定下来那天,江面上的雾浓得化不开,他却笑得眼睛都眯了;
南征孟获时在秃龙洞喝哑泉水,嗓子肿得说不出话,还在石头上画计策让马谡看;
这六年里,从祁山到陈仓,栈道修了又毁,将士们死了一批又一批。
他夜里总攥着刘备临终前塞给他的那半块玉印,凉得硌手。”
帐外的更鼓声敲了三下,铜灯里的油只剩浅浅一汪。
他忽然放下笔,拿起案头那面磨损的令旗——是第一次北伐时用的,旗角被箭射穿了个窟窿。
“明早卯时,继续擂鼓进军。”他把令旗递给姜维,声音轻得像风。
“告诉将士们,再往前挪挪,就能看见长安的城墙了。”
帐帘落下的瞬间,案头的铜灯突然“噼啪”爆了个灯花。
把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像棵被风刮得歪歪扭扭的老桑树。
![]()
咸阳宫烛火照弈棋
咸阳宫的烛火还亮着,李斯把五个人的事儿写在竹简上,捧到案头。
秦始皇手指头摸着竹简,半天没说话,末了才哼一声:
"心眼太活泛的,到头来都是别人手里的棋子;能看准时机、守住良心的,才算真正下棋的人。"
烛光晃啊晃,把鬼谷子、范蠡、姜子牙、周公、诸葛亮五个人的影子叠在一块儿,映在墙上。
这才叫真智慧——不光得看准风头,还得懂人心,自个儿心里的主意不能歪。
参考文献
《史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取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