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璧山区青杠司法所与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积极联动,创新采用“巡回审判+联动调解”模式,成功调处一起跨度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达成“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成效。
这起纠纷可追溯至1999年。彼时,辖区某村为修建村社公路,村民蒋某某展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将自己的承包地调换出来支持公益事业建设。经充分协商,蒋某某与该村四社达成协议,约定由该社社员每年支付蒋某某谷子1368斤、玉米17斤作为补偿,村委会作为见证方在协议上盖章确认。协议签订后,蒋某某始终恪守约定,认真履行相关义务。然而,该村四社却未能完全依照协议履行补偿支付义务。
调解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法官密切配合,一方面,他们耐心倾听蒋某某的诉求,对其多年来的付出与坚持表示充分理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从法理和情理双重角度,向该村四社代表深入剖析案情,详细阐明不履行协议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以及维护乡邻和谐对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他们引导双方当事人回顾历史,珍惜往日情谊;立足现实,理性看待问题;展望未来,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经过数小时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和情感沟通,双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最终互谅互让,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该村四社一次性补偿蒋某某人民币壹万元整;同时,该村四社将召开社员大会,把本生产队一块承包土地调整给蒋某某代耕代种,切实保障蒋某某的权益。
至此,这起困扰当事人多年、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陈年积怨得以圆满化解。此次成功调解,是青杠司法所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司法行政与审判机关联动协作在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优势。不仅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为构建法治乡村、和谐乡村注入了强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