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领取-->
以无情的疾病进展为特征的进行性多发性硬化(PMS)缺乏有效的治疗。虽然最近的研究强调了B细胞在PMS发病机理中驱动间隔化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的重要性,但目前的B细胞去除疗法,如CD20单克隆抗体,在靶向CNS内的浆细胞方面面临挑战。
2025年10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王伟、田代实、秦川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Anti-BCMA CAR-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项进行性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抗BCMA CAR-T治疗。
该研究在一项正在进行的1期临床试验中,用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 (CAR-T)细胞疗法治疗了5名PMS患者(1名原发性PMS和4名继发性PMS)。仅观察到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所有5名患者在输注后40天内出现所有≥3级血细胞减少。同时检测到CNS区室中的浆细胞耗竭,脑脊液中CAR-T细胞的延长扩增和减少耗竭,以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弱。这些发现为抗BCMA CAR-T疗法的潜在应用提供了见解,以促进PMS的临床管理。
![]()
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PMS),包括原发性PMS (PPMS)和继发性PMS (SP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进行性脑萎缩和皮质脱髓鞘。PMS的治疗方案有限,且大多无效,给临床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尽管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新的证据表明,B细胞通过自身抗体的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抗原呈递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异位淋巴样结构的形成,在协调分隔性神经炎症中作为疾病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终末分化的CD20浆细胞(PC)亚群,包括CD138+成浆细胞/PC(PB/PC),在PMS中表现出特殊的病理生物学意义。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CB)阳性和无κ轻链(KFLC)指数升高证明,这些细胞能够持续进行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除了产生这些副蛋白,病理性PCs还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并通过加重神经炎症和轴突损伤在PMS中发挥病理作用。
目前的B细胞去除疗法,如靶向CD20的单克隆抗体,已证明通过减少外周B细胞计数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有效。然而,这些疗法在去除CNS中的PC方面的有效性有限,因为它们受到血脑屏障和PC上缺乏CD20表达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限制,嵌合抗原受体T (CAR-T)细胞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替代疗法。CAR-T细胞被设计为靶向B细胞亚群上的特定抗原,显示出增强的渗透力和对B细胞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持久消除。特别是,针对BCMA的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 CAR-T细胞提供了一种针对中枢神经系统中前体细胞的有希望的方法,克服了当前治疗的局限性。
![]()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ell )
基于多发性骨髓瘤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中PB/PCs清除的临床证据,研究人员在治疗难治性PMS队列中进行了一项自体抗BCMA 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针对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的抗BCMA CAR-T疗法的首项人体研究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中枢神经系统中浆细胞的减少以及5名患者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缓解。这项研究证明了抗CMA CAR-T细胞疗法治疗PMS的潜力,并为减轻CAR-T细胞治疗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CNS神经炎症提供了见解。这些概念验证的观察结果保证了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治疗诱导缓解的长期临床疗效和持久性。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1088-8
来源:iNature。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在注册滴滴顺风车,完成首单有50元奖励!
回复【A01】领取85本哈佛商学院必读书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