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军区司令荣归故里,却被母亲拦住打耳光:我儿子是铁匠,你是谁?1952年,村口挂着“欢迎司令回家”的横幅,村民们自发地站在原地等候着。没过一会,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下来,穿着一身军装的贺健从车上走了下来。
面对村民的热情,贺健心里却很忐忑,他在人群中寻找着。只见他脸上的欢喜被失望所代替,很显然,他并没有找到想要找的那人。
突然,他只觉得肩膀被人拍了拍,转头向身后看去,瞳孔却微缩,眼泪也夺眶而出。他刚喊了一声妈,却被老妇人打了一耳光。
“对不起,我认错人了,我儿子是铁匠,你不是他。”老妇人说完就想离开,满脸泪花的他却抓住了他的手:“妈,我就是安良呀!”
战功赫赫的贺健却被母亲当众扇耳光,这里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911年,湖北的某个小村子里,喻家人焦急地等待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却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喻父刚安慰完生产的妻子,随后给孩子取名为喻安良。
从小,喻安良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跟在爸妈屁股后边吃糠咽菜,也见过老百姓的苦楚。他看着地里忙碌的村民,总想要做点啥,于是他成年之后决定加入组织。
可他深知母亲的担忧,更知道母亲希望他能学个本领。接着,满脸黝黑的他收拾着行李,掩饰好脸上的担忧,拉着刚从地里回来的母亲。
“娘,你儿子有出息了,铁匠师傅答应收我为徒,等我学成后,带着你和爹过上好日子!”他手舞足蹈地说了起来,母亲的眼里也闪着欣慰的泪花。
“儿子,跟着师傅好好学,将来你能有口饭吃,我和你爹也能安心入土。”说完后,母亲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着急忙慌从厨房里拿出刚蒸好的粗面窝头,一股脑塞进了行李。
看到这一幕,喻安良眼睛红,嘴唇哆哆嗦嗦片刻,还是把真相咽进了肚子里。半路上,新鲜的窝头还散发着余温,他竟觉得有些烫,他知道,这是母亲浓浓的爱。后来,他瞒着母亲加入组织,并改名为贺健。
1930年底,贺健带着一杆枪冲上前线,面对手里握着手榴弹的敌人,他并没有害怕。凭借着冷静和智慧,将活着的俘虏带了回来,连领导都夸他果敢坚毅。
第二年,英勇杀敌的贺健已经小有名气,徐向前也注意到这个聪慧的小伙子,派人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小伙子,你来当我的警卫员吧,我看你是块好料子。”徐向前开门见山。
贺健听到这话,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陷入了思考。片刻后,他攥着发皱的衣角,真诚地反问:“警卫员还能去前线打敌人吗?”这一句话,让徐向前笑了出来,这也说明,他找对了人。
从那之后,贺健跟着徐向前在战场上杀敌,不打仗的时候,他也会边做边学习,让生活变得更加充裕。1942年,贺健成了一团之长,还有了自己的家庭。
他的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顺利当上军区司令员,还和老婆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身边的朋友见到他后,总觉得他心里有事。
1952年,贺健迫不及待坐上回乡的吉普车,身边的朋友才知道他心里存着的事情。原来他放心不下家里的母亲,又不知该如何向母亲诉说自己从参军到司令员的事。
哪怕他看到村口拉起的横幅,他心里一直有化不开的担忧。直到老母亲扇了他一记耳光,他才知道母亲身体还好,一直记着这事儿。
虽说贺健是有家庭,有功名的司令员,但他也是被乡愁困住的男人。瞒着母亲参军是他的勇气,荣归故里是他的能力。他活到98岁,也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振兴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