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之所以精妙,除了正统、高超的笔法,其虚和悠然、超凡脱俗的气韵,令后世神往不已,就像王羲之,极具魏晋雅士风度,字字飘逸遒和,不染尘俗,境界之高超,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
![]()
历朝历代的学者,临习其字时,大多把注意力,放在笔法上面,鲜少有人关注气韵,故而“二王”一脉的承继者,得其形,而难得神韵,幸好明朝时期,书法界最后一位巨匠——董其昌做到了。
![]()
董其昌早期,并不精于书法,18岁那年,参加松江府会考,撰写一篇精彩的八股文,原本以为准可一举夺魁,谁料考官因其字丑,将他排在第2名,自此董其昌发奋学书。
![]()
他先是学习唐人,临摹颜真卿、欧阳询等人的楷书,稳固基础,初步掌握古法,而后深入魏晋、宋人作品,领悟虚和气息、灵动妙趣等,而且董其昌进入项元汴的家中,任职馆师。
![]()
他在此见到诸多的名家真迹,同时也搜购墨迹,详细观摩,学到正确、完备的笔法,当然古人的风韵,董其昌也没有放过,他修习禅宗,把禅宗的散淡气,与魏晋风度融合。
![]()
由此独创“生秀淡墨”之法,着墨枯涩,字体轻灵、秀劲,气韵十分萧散,如康熙所言:“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
欣赏《行书七律》,这是书法界仅存的“神仙字”,内容为晚年自作诗,共计700余字,单字约为2厘米,多用笔尖书写,线条轻灵而遒劲,筋骨内含,充满张力和韧性,构势和排布略为宽绰,更是增添疏空之气。
![]()
董其昌的书法传至清朝,迷倒康熙、雍正、乾隆3代帝王,近代的启功,也学习其字50年,但是仅得皮毛,足以见其书法之精妙,此帖乃是罕见真迹,字字清晰生动,可时常临摹,初步学习古法,感受魏晋意韵。
![]()
而今,我们对董其昌《行书七律》,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