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媒创氪快讯】十月的普满,是一幅被阳光镀金的画卷。
![]()
(烟稻轮作示范区金秋粮食丰收美景)
万亩稻田在秋风中漾开连绵的金色波纹,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织就一片流动的辉煌。田间,收割机组成交响乐队,钢铁的轰鸣与稻秆的脆响彼此应和,奏出大地的丰收乐章。
沃野协奏曲:金叶与金稻的共生共荣
种粮大户雷红英立于田埂,目光追随着往复穿梭的农机,笑意从眼角漫开:“五十五亩地,亩产超去年。这丰收,是能捧在手心的实在。”
这丰饶的景象,根植于普满乡深耕多年的“粮烟协同”之道。在这里,七月收获的“金叶”与十月归仓的“金稻”,在同一片土地上完成生命的接力。
“谁曾想,一块地能接连生出两茬财富?”板贝村村民雷雪生的话语里透着惊喜。烟稻轮作,以时间的精准衔接,唤醒土地的深层潜力,实现“一地双收”的智慧农耕。
![]()
(普满乡亲喜获粮食丰收)
“烟与稻,是天然的盟友。”县烟草分公司烟叶生产分部段劲松深入解析。水旱交替的轮作模式,如同为土地施以深呼吸,改善结构,涵养地力,抑制病害,成就“烟强稻香”的良性循环。如今在普满,烟稻轮作面积稳占烤烟总面积八成以上,亩均收益突破六千三百元,让“粮仓”与“钱袋”同时丰盈。
科技交响诗:铁翼精耕织就现代农经
现代农业的韵律,在普满的田野上铿锵回响。
天际,无人机群翩然巡弋,洒下精准的雾雨;地面,收割机列队推进,吞纳金色的稻浪。农机手雷新明轻抚身旁的“铁骑”,语调自豪:“它可是大忙人,服侍完烟叶又伺候稻谷,一架机能抵数十双手!”
这高效图景的背后,是普满着力构建的“设施共享、机艺融合”体系。通过政企协同,整合资源,昔日零散的“补丁田”已蜕变为“宜机化”的沃土——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农机通达率跃升至95.6%。
更富巧思的是“一物多用”的智慧。育苗大棚在完成烟苗使命后,悄然变身水稻的“育婴房”;密集烤房在烘出烟叶醇香后,转而酝酿稻谷的干爽。每年借助烟草设施育秧十五万亩,烘干稻谷超万吨,让每一份资源都迸发最大效能。
“硬件铸基石,软件赋灵魂。唯有根基稳固,‘粮烟共赢’的大树方能枝繁叶茂。”县烟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雷雄的话语,点明了基础设施在现代农业中的核心地位。
人才耕耘图:雁归筑梦激活乡土春水
乡村的活力,源于人的耕耘。普满的田野,正迎来新一代的播种者。
乡政府精心布局,构建“引、育、留”的良性生态:以乡情呼唤游子,以政策激励学子,以赛场锤炼能手。
一批批“新农人”如候鸟归巢,在这片热土扎根创业。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耕作者,而是手握技术、精通经营、善于管理的农业精英。当市委领导为种烟种粮大户披上绶带,这份荣耀让“农民”二字焕发新的光彩。
“曾经担忧土地无人继承,如今看到年轻人带着知识与热情回归,希望就在眼前。”一位乡干部由衷感慨。人才的回归,为粮烟协同发展注入了智慧的活水。
田园四季画:农旅相融漫卷诗意乡韵
今日的普满,已超越生产空间的单一维度,化作诗意栖居的田园画卷。
![]()
(普满金叶大道夏观烟海绿波图)
沿着金叶大道漫步,机耕道旁波斯菊摇曳,向日葵含笑,桂花暗香浮动,杨梅树绿意盎然。四季轮转,色彩更迭,条条田埂化作环绕乡野的七色彩带。
“夏观烟海绿波,秋赏稻浪金涛”已成为普满吸引八方游客的生态名片。据企媒创氪获悉,乡政府巧妙地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打造三汇农庄、烟稻公园、金叶大道等网红景点,年接待游客超十万人次。昔日的“民房”变身雅致“客房”,田间“产品”化为炙手“商品”。
“我们售卖的,不只是香米与烟叶,更是一种田园生活方式。”普满乡副乡长李巨平展望道。通过打造“普满香米”“丰蜻绿色农产品”等特色品牌,普满成功实现了游客“走进来”、产品“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夕阳西斜,农机的轰鸣渐渐沉寂,满载稻谷的车辆驶向炊烟升起的村落,空气里交融着新谷的清香与收获的欢欣。普满的田野,在完成一次慷慨馈赠后重归宁静,默默蕴蓄下一轮的生长力量。
在这片被汗水与智慧浸润的土地上,粮烟协同的种子早已破土成苗,郁郁葱葱。它书写的不只是作物丰收的灿烂篇章,更是产业兴旺、人才荟萃、生态宜居、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全景。
普满的故事,正随着那翻滚的稻浪,流向更远的远方。(段劲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