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会有4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了才发现

0
分享至



周六早上,王大爷又一次在卫生间里逗留了快半小时,自嘲道“年纪大了,肚子不争气”。可这天刚出门,他腹部突然像拧了疙瘩,大便竟然夹杂着点点鲜红。

他心里犯嘀咕,是不是吃坏了肚子?但这情形最近越来越频繁,有时腹泻,有时又几天排不出。家人劝他说“是不是肠胃不好?顶多回避点刺激食物!”却没人想到,这背后,可能藏着比“肠胃不舒服”更大的隐患。

其实,很多“上厕所的异常小信号”,都可能是肠道息肉在发出的警告。曾经有位61岁的刘先生,仅因“反复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而来医院检查,结果却发现已经是直肠癌晚期。

而据报告显示,95%的大肠癌都由息肉慢慢演变而来。但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些小征兆浑然不觉,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你知道吗?肠道里长息肉时,上厕所可是会有4个“暗号”。很多人往往不当回事,一拖再拖,结果等到中晚期才追悔莫及。哪些异常,预示着肠息肉在靠近你的健康?平时我们又如何防患于未然?

肠道被誉为“人体隐形管家”,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排毒。它像一根约7米长的风管,大肠小肠密密排布,其中,大肠部位最容易长息肉。

肠息肉,其实是肠黏膜表面异常局限增生,就像管壁上鼓出的圆疙瘩。虽然大部分息肉初期无症状,但一旦反复摩擦、慢性刺激,个别类型(如腺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就有极高癌变风险。《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类型息肉均存在癌变可能,只是概率高低不同。

尤其遗传、肠道慢性炎症、久坐、爱吃高脂高肉饮食者,发病风险更高。而息肉体积从5毫米起就要引起警惕,越大越扁平、表面不规则的,危险越大。

多数息肉生长慢,癌变可能需要5-20年,所以一旦早期发现,绝大部分都可以用微创手术安全切除,阻断肠癌的“第一步”。

一般人察觉肠息肉,往往已经等到不适明显。其实,肠道里长息肉时,上厕所就会有4个典型提示:

1.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以往一两天一次大便,却突然频繁、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息肉可刺激肠壁,让蠕动节律紊乱,导致排便节奏异常。研究显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者患息肉比例为正常人的2-3倍。

2. 大便性状变异

粪便变细如铅笔状、表面有黏液,或者出现腥臭难闻的“黑便”或带鲜红血丝,这些都要高度警惕。数据显示,便血是息肉或肠癌的早期信号,超过60%的息肉患者会有大便颜色或形状改变。



3. 腹部不适、下坠或隐痛感

息肉增大或位于直肠末端时,可能压迫肠壁神经,产生慢性腹胀、坠胀、隐痛甚至腹部咕噜声频繁。可惜大多数人误以为“消化不良”,从而延误就医时机。

4. 排便时肛门有异物感或不尽感

个别大体积或低位息肉,排便时会有肛门不适、阻塞感或总感觉拉不干净。若每次如厕后仍有“未完全排空”的感觉,要高度警觉。

值得重申: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近期有2个及以上上述“信号”反复出现,尤其是中老年人,有相关家族史,更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消化专科筛查。肠镜检查能够在“无感期”精准发现息肉,并实现早期微创切除。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加重着息肉的高发态势。但肠息肉“早发现、早处理”完全能逆转命运。消化专科医生总结了4点护理建议,助你科学守护肠道:

每日适量运动,减少久坐

走路、慢跑或家务劳动都可增强肠道动力。数据表明,每周坚持150分钟有氧运动,可降低息肉发生率10%-15%。

均衡饮食,戒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全谷类,少油少盐、控制红肉和加工肉摄入。膳食纤维足够的人群,肠息肉发生率比平均水平低约12.6%。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避免久蹲久蹲、玩手机等,保持每天定时排便。长期便秘者要尽早调整(多喝水、适当补充益生菌)。

定期肠镜筛查

中国医学会建议,40岁起有肠癌家族史、50岁起普通人群,尤其便血、排便改变者要每5-10年肠镜检查1次。

日常还可根据医生建议,合理补充维生素D、钙质等辅助防控息肉生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小舟谈历史
2025-10-11 09:16:14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0:09:34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1 01:02:18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今天说故事
2025-09-04 16:03:21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牛锅巴小钒
2025-11-10 09:28:39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归史
2025-11-10 13:36:08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大道微言
2025-10-31 10:35:47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酷玩实验室
2025-11-10 11:59:56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夜深爱杂谈
2025-10-17 20:07:18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阿龙美食记
2025-11-10 14:34:38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混沌录
2025-11-08 16:36:03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墨山看客
2025-11-10 18:13:01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巢客HOME
2025-11-10 11:55:03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大眼妹妹
2025-11-11 02:28:29
2025-11-11 05:19:00
正经的烧杯1
正经的烧杯1
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都应该做一次总结。
1329文章数 1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