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梯四户越来越没人住?老住户一句话道出真相,看完你就明白了

0
分享至

前阵子朋友跟我说,他终于把那套“两梯四户”的房子卖掉了。听到这话,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反应是:“你终于熬出头了!”这话可能听着有点夸张,但真不是玩笑话——住过这种户型的人,基本都懂那种“想搬又搬不走”的无奈。



你可能会好奇:两梯四户不是挺常见的吗?电梯两台、每层四家,看着既不挤又不孤单,为啥现在越来越多人反而避之不及?别急,等我慢慢给你掰扯清楚。

当初跟风买房,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

我第一套房子就是“两梯四户”,买的时候真是信心满满。那会儿刚工作几年,手里预算不多,看到小区配套不错、房价还比其他户型便宜一点,我立马就心动了。
当时销售还特意给我画大饼,说什么“这种户型人口密度适中,既不会太挤,也不会太冷清”“邻里关系更和谐”——听着确实挺有道理。再加上房东着急出手,我一拍脑袋就定下来了。



刚搬进去那阵子,真觉得自己赚了。电梯有两部,出门也算方便,小区环境不错,楼下还有个小花园,孩子们能玩。我还真以为这房子能住十年八年没问题。可现实这玩意儿啊,总是慢慢显露出“真面目”。

住上几年后,我才明白:这户型真不是普通人能忍的

一、最坑的就是中间户,通风差到爆

说实话,当初选中间户完全是冲着“便宜”两个字。结果一住进去才发现,省那点钱真不值。
首先,采光太一般,尤其是冬天。每天一睁眼,屋里灰蒙蒙的,白天还得开灯。
再一个就是通风,窗户对着连廊,空气根本流通不起来。夏天不开空调能热出人命,冬天又潮得墙皮都冒水汽,衣柜里的衣服几天就有股霉味。



有次我去朋友家串门,她那边是边户,一进门阳光刺眼、风吹得窗帘乱飘,我当时心里那个酸啊。朋友还笑我说:“你那屋子像仓库,不是家。”——虽然听着扎心,但确实没说错。

二、等电梯等到怀疑人生

你以为“两梯四户”电梯多,出行就方便?错!这户型的人口密度其实挺高的,尤其早上上班、晚上下班那会儿,电梯口简直跟春运似的。
我有次赶着送孩子上学,结果电梯迟迟不来,楼道里十几个人干瞪眼。最后急得我直接抱着孩子走楼梯下了十几层,到了楼下腿都软了。



更离谱的是,有次电梯坏了整整两天。那几天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练登山耐力。关键是,有些邻居还喜欢长时间占电梯搬东西,明知道后面一堆人等,还慢悠悠不着急。真的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三、邻居质量参差不齐,烦心事一堆

一个楼层四户人,听着挺合理的对吧?但如果碰上素质低的邻居,那真是头疼。
我家隔壁那户人,最爱在门口堆杂物,鞋架、纸箱、快递盒子一堆。夏天味道特别冲,我每次一开门都要屏住呼吸。
我好声好气提醒过两次,人家还回我一句:“我放自己门口,碍着你啥了?”——这话让我彻底无语。




后来我干脆装了门缝密封条,不然那股酸臭味能顺着飘进屋里。

还有网友在评论区吐槽,说自己家对门天天在门口劈柴烧纸,整个走廊乌烟瘴气。物业来了也管不了几天。看完我只想说:这不是个例,这就是“两梯四户”的真实日常。

网友热议:这种户型,说好听是方便,说难听是“凑合”

我看过不少网友的留言,几乎一边倒地表示后悔:

  • “我家两梯四户,电梯高峰期挤成菜市场。”
  • “中间户冬天冷夏天闷,孩子都被闷出鼻炎了。”
  • “邻居门口堆杂物,物业打电话都不接,气死人。”

有人总结得特别到位:“两梯四户看似折中,实则四不像——不如两梯两户舒适,不如一梯两户安静。”
这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



写在最后:买房一定要理智,别被表面“性价比”忽悠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两梯四户这种户型不是不能买,但一定要慎重。你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住”,而是“住得舒不舒服”。
房子不是买回来摆着好看的,是要住上十几二十年的。通风、采光、电梯等待时间、邻居素质,这些看似小问题,其实天天都会影响你的生活心情。



所以啊,如果预算充足,真心建议优先选两梯两户或者一梯两户。私密性强、通风好、采光足,住起来那才叫舒服。
毕竟,买房这事最怕的不是花冤枉钱,而是每天回家都要忍着不爽。

你会发现,很多人搬离“两梯四户”不是跟风,而是被“逼”出来的。等你真住几年,就会明白那句话的分量——“有的房子便宜,是有原因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扶苏聊历史
2025-11-17 16:43:13
惊天大瓜!原来川普和希拉里不止是政敌,同时还是情敌。

惊天大瓜!原来川普和希拉里不止是政敌,同时还是情敌。

电动猫
2025-11-18 00:18:26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孙继海:中国人不是特别适合足球这项运动,不服跟日韩水平差距!

孙继海:中国人不是特别适合足球这项运动,不服跟日韩水平差距!

前行之路
2025-11-17 19:47:08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王根基
2025-10-20 20:37:25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哇塞!香港知名富家千金低调完婚,闭门婚礼竟只摆十桌宴!

哇塞!香港知名富家千金低调完婚,闭门婚礼竟只摆十桌宴!

智凌纵横
2025-11-18 15:29:56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体育就你秀
2025-11-18 09:06:46
外交部介绍中日外交官会晤情况:中方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介绍中日外交官会晤情况:中方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26:36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浩渺青史
2025-11-10 16:19:39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K唐伯虎
2025-11-18 07:57:12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20:30:17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

老嘪科普
2025-11-17 18:50:08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王曼昱母亲田艳菊:曾为女儿辞职,如今王曼昱给母亲北京买房

王曼昱母亲田艳菊:曾为女儿辞职,如今王曼昱给母亲北京买房

不写散文诗
2025-11-18 19:43:54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建议拆完快递的纸箱立马扔掉”火上热搜,网友:再也不敢囤了

“建议拆完快递的纸箱立马扔掉”火上热搜,网友:再也不敢囤了

中国日报
2025-11-17 20:04:09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9:03:34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2025-11-18 22:11:00
小军设计 incentive-icons
小军设计
设计源于生活,细节决定成败!
2918文章数 43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情绪紧张会导致孩子动作变多吗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