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孩子,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10月19日晚上7点,我将直播分享
《如何帮厌学孩子重拾学习信心》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
01
女儿今年14岁,读初二,之前成绩一直都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进入了青春期的关系,最近这一年多来,她变得越来越叛逆。
喜欢顶嘴,抬杠,我说什么都不听,让干啥都有情绪。
我让她用心学习,把精力都放在学业上,别整那些有的没的。
女儿觉得我只知道对她提要求,给她压力,不理解她的感受。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别对她太高的期待。
我听了只觉得好笑:
你一个初中生,每天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事了,能有多大压力? 再说,既然知道自己各方面都很普通,更要懂得笨鸟先飞,不然不就等着被淘汰?
为了帮她提升稍微弱点的数学,我给她找了辅导老师,我叮嘱女儿一定打起精神,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别不好意思,更不要偷懒:
妈妈平时买东西,都是精打细算的,省吃俭用的,但在你的学习上,从来都没犹豫过。 我也知道你平时上学累,休息时间还要去辅导,但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一定要......
我话还没说完,女儿就烦躁的打断:
没人逼你省吃俭用,也不是我求你给我报的,我不上辅导班了,这钱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行吗?
我的怒气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对女儿劈头盖脸的骂道: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谁?全家的收入都花在你身上!所有人都围着你转! 你哪来的脸朝我发脾气?你要是争气点,考出好成绩,用得着报辅导吗?你以为我愿意大把的撒钱? 没良心!你就是白眼狼!
女儿被我骂哭了,回到房间抽泣了很久。
![]()
就这样,在亲子关系一直很紧张的情况下,女儿慢慢出现了异样。
等我注意到时,她的状态已经到了比较明显的程度。
没有食欲,笑不出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不管我怎么关心,包括给她买爱吃的零食,盲盒,她都没什么兴致,毫无生气。
我带女儿做了检查,结果竟然是中度抑郁。
看着白纸黑字的结果,我愣在那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抑郁?
可看着情绪低落,很容易掉泪的女儿,我再不愿意相信,也必须接受:我的女儿,真的病了。
02
那段日子,我陷入到痛苦又迷茫的情绪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又该怎么做。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视频,分析了抑郁孩子的成因。
他告诉家长们:
很多时候,让孩子抑郁的,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来自父母错误的沟通方式。
尤其是家长们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1、打击孩子自信的话
孩子没做到,没考好时,指责孩子笨的话脱口而出,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说的多了,孩子会被潜移默化,认定自己就是笨,做什么都不行。
丧失了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动力。
2、作比较的话
很多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作比较,希望通过刺激,激发孩子的好胜心。
但孩子的感受却很差: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爱的是优秀的人。
总被拉去比较,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而敏感,内心缺乏安全感。
3、“情感绑架”的话
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
说你,是为了你好,我怎么不去要求别人?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要争气!
在孩子听来,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已经亏欠了父母。
他们的内心充满压抑和愤怒,却无力为自己辩解。
这三类语言,父母说的越多,越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
我这才猛然醒悟!原来,我一直在打着爱的旗号,肆无忌惮的伤害孩子。
她考不好,我就埋怨她笨,不要强,只顾抒发自己的情绪;
她不想上辅导班,我就指责她不懂事,不知道感恩,辜负了我的苦心;
她进步了一点点,高兴的跟我分享,我却忽视了她的努力,一味的拿她跟那些优等生比,没考虑她的感受......
直到孩子崩溃了,抑郁了,我才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弄清了孩子抑郁的真相,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把女儿从抑郁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一键预约直播)
03
1、不说否定打压的话,多给孩子理解和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向好的心,只是因为个人的成长节奏不同,表现有差异。
当孩子没做到,或者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先别急着攻击责骂:
你怎么这么笨?真是被你气死了! 你是猪脑袋吗?天天都在想什么,猪都学会了!
一时的口不择言,也许家长很快就忘了。但被否定和打压的感觉,会一直积压在孩子的心里。
就像一根根锋利的刺,反复磋磨着孩子的自尊。
自我价值感不断丧失,孩子会慢慢丧失努力的热情,奋斗的动力。
变得消极,厌学,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所以,当孩子没做到,没考好时,家长更要多给他们一些理解,一些鼓励:
没关系,慢慢来,妈妈知道你努力了。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节奏,一点点积累,你肯定没问题的。
来自父母的信任,会让孩子内心升腾起热情和动力,更有勇气坚持下去,克服困难。
![]()
2、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让孩子只跟昨天的自己比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我们总拿孩子的不足,去跟他人的优点作比较,既不公平,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霸凌”。
更可怕的是,会在孩子内心种下不幸福的种子。
未来漫长的人生,不管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心里都会响起一个怀疑的声音——总有人比我优秀,跟别人比我差太多了。
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感受到幸福和平静。
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欣赏孩子的特质和闪光点,鼓励他们完善自我,不断进步。
我以前没少拿女儿跟学霸比,去刺激她的上进心。
但现在,我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多么不公平。
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任务:每天至少找出3个细节,去认可、鼓励女儿。
可以是房间整洁,或者跟邻居礼貌问好,比昨天更有条理了,笑的很可爱,等等。
经过我锲而不舍的努力,女儿从被我夸得不好意思,到神采渐渐飞扬起来。
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
3、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不要道德绑架
其实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和情感勒索。
首先,是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尊重他们的意愿,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见去执行。
给你报班,你必须高高兴兴的去,还要学的投入,知道感恩。
其次,是习惯性的诉说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为孩子又妥协了多少。
把“都是为了你好”,“妈妈舍不得吃穿,都花给你了”挂在嘴边。
虽然这些话和行为,充满了爱意,但它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绑架。
背后充满了家长的控制,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
孩子归根结底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值得被家长尊重。
在征询了女儿的意见后,我停掉了平时的一对一辅导,先由她自己学,假期是否补课再定。
我告诉她:“妈妈以后不仅会尊重你的意见,听取你的建议,也会重视自己的感受,活出快乐积极的自己!”
女儿也很开心:“你早该这样了!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苦,那么累。”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给与一定的自由和选择权。
也许会犯错,但人都需要在错误和迷茫中成长。
在我们的调整下,女儿的抑郁情绪慢慢消失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平和稳定,整个人的状态也明显积极起来。
![]()
看着女儿开朗阳光的样子,我感慨万千。
几个月前,她还深陷消极抑郁的困境,丧失学习动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改变,对孩子能起到多么大的影响!
永远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不断影响、塑造孩子的人生!
(一键预约直播)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