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生鹏
“砰!”一声,房门被狠狠甩上。
你站在门外,手里还端着刚热好的牛奶,心却像被泼了盆冷水。
孩子吼的那一句“你别管我!”还在耳边回响,像一根针,扎得你又疼又懵。
你明明是为他好,可他偏偏把你当敌人。
你越说“听话”,他越要“叛逆”;你越想靠近,他越要推开。
这,就是青春期。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像换了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学习、顶嘴、熬夜打游戏,到底该怎么沟通?”
我的回答是:别急着“沟通”,先学会“闭嘴”和“看见”。
先说个真实的例子。
有个妈妈,发现儿子最近成绩下滑,天天抱着手机,一说就炸。她试过讲道理、骂、甚至偷偷翻他手机。结果呢?孩子更封闭了,饭都不愿和她一起吃。
直到有一天,她没像往常一样唠叨,而是坐下来,轻声说:“妈妈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跟妈妈聊聊?”
孩子愣了一下,低头玩着衣角,沉默了几分钟,突然眼眶红了:“你们只知道成绩,根本不知道我有多累……”
那一刻,妈妈才明白:原来孩子不是叛逆,是孤独。
是啊,我们总把“叛逆”当问题,却忘了问一句:他到底在反抗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在长大,心却还在找方向。他们像一艘刚离港的小船,风浪大,方向不定。他们渴望独立,又害怕失控;想要被理解,又不懂怎么表达。于是,“叛逆”成了他们唯一会用的语言。
可我们呢?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不听话”,第一反应就是“镇压”: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当年怎么没这样?”
“再这样下去,你这辈子就毁了!”
可你有没有发现,你越用力,他越反抗?
因为你不是在沟通,你是在“宣战”。
真正的沟通,不是说服,而是共情。
有个爸爸的做法,让我特别触动。他儿子有段时间染了头发,穿破洞裤,天天听摇滚。邻居说“这孩子废了”,他却笑着说:“哟,我儿子现在挺有范儿啊。”
儿子一愣,他接着说:“不过,爸有点担心,你这发型,老师会不会找你麻烦?要是影响上课,咱能不能商量个折中方案?”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染回黑色,但裤子我不想换。”
爸爸点点头:“行,只要不影响学习,爸支持你表达自己。”
后来,这孩子不仅没“垮”,反而越来越有主见,成绩也稳住了。
你看,沟通的秘诀,不是“赢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你放下“家长权威”的架子,他才愿意打开“青春闭锁”的心门。
那具体怎么做?我总结了三个“别”:
第一,别急着纠正,先接住情绪。
孩子顶嘴、发脾气,不是针对你,是他在表达“我需要被看见”。
你可以说:“你看起来很生气,是学校发生什么事了吗?”
而不是:“你什么态度?敢这么跟爸妈说话?”
情绪被接住了,道理才听得进去。
第二,别把“叛逆”当敌意,把它当信号。
孩子突然不爱回家、不愿交流、打扮另类……这些不是“变坏”的标志,而是他在说:“我长大了,我想自己做决定。”
你可以试着把“命令”换成“邀请”:
“今晚有空一起散步吗?”
“你对选科有什么想法?我想听听你的。”
给他空间,也给他尊重,他才愿意回头看你一眼。
第三,别做“监工”,要做“盟友”。
很多家长一到青春期,就变成“学习监督员”“手机管理员”“作息检查官”。可你越管,他越烦。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管”,而是“陪”。
你可以和他一起制定规则:“每天玩手机1小时,作业做完,咱们一起监督。”
甚至可以“示弱”:“爸以前也不懂这些,你教教我?”
当你放下“高高在上”,他才愿意和你并肩而行。
我还认识一个妈妈,她女儿有段时间天天和“问题学生”混在一起,成绩一落千丈。她没骂,也没强行阻断,而是悄悄联系了那个孩子的妈妈,约了一起吃饭。
饭桌上,她没提成绩,只聊孩子小时候的趣事,聊他们喜欢的音乐、动漫。
后来,两个孩子发现:“原来爸妈不是敌人。”关系反而缓和了。
她告诉我:“青春期的孩子,不怕你严格,怕你不懂他。”
是啊,青春的叛逆,从来不是对父母的攻击,而是对世界的试探。
他摔门,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委屈;
他顶嘴,是因为他渴望被当成“大人”看待;
他沉迷游戏,是因为现实里找不到成就感;
他拒绝沟通,是因为他怕说了也没人懂。
所以,别急着“纠正”他,先试着“走进”他。
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生命。
他需要的,不是你替他做决定,而是你在他迷茫时,轻轻说一句:“我在,你慢慢来。”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青春期的“叛逆”,其实是孩子给父母的一次“成长邀请函”。
我们总说孩子要长大,可很多父母,心理上还停在“他必须听我的”阶段。青春期,恰恰是逼我们重新学习“如何做父母”的时候。你学会放手,他才能学会独立;你学会倾听,他才愿意开口。这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一场共同的成长。
第二,沟通的本质,是“关系”,不是“对错”。
你赢了道理,可能输了孩子的心。与其天天盯着“他有没有听话”,不如多想想:“他最近有没有对我笑过?”“他愿不愿意和我分享心事?”真正的沟通,不是靠“讲道理”达成的,而是靠“有温度”积累的。一个拥抱,一句“我懂你”,比十句“你要听话”更有力量。
所以,当孩子叛逆时,别急着焦虑,也别急着镇压。
先问问自己:
我有没有给他足够的尊重?
我有没有看见他背后的孤独?
我有没有让他知道,无论怎样,我都爱他?
青春很短,叛逆会过去,但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事。
你现在多一分理解,未来就少一分遗憾。
别怕那扇紧闭的房门。
只要你愿意等,愿意懂,愿意爱,
总有一天,他会自己打开门,笑着对你说:
“妈,我饿了,有饭吗?”
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煎熬,都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