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达2小时52分钟的节目,全是聊天,名场面却层出不穷。
比如,鲁豫盛赞文涛:他是我看到的当今最好的主持人,没有之一。
![]()
比如,文涛感慨:我一点都不想工作,我贪图享乐…我真是八旗子弟的性格,但我没有八旗的命…
屏幕前的我们疯狂点头:谁不是呢!
![]()
还有窦文涛回忆起2001年,北京申奥的直播现场:(得知成功的消息)我本来想去抱抱你,抱抱李玟,结果你俩人都抱周星驰了…啊,李玟都不在了…
![]()
这段视频,后来被网友扒了出来,让人无限感慨。


(狂欢的角落里,鲁豫喜极而泣)
这是一场怀旧的聊天,令人想起看《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的岁月,也想起了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电视媒体还是主流的时光…
而窦文涛这个我以为的“老熟人”,让大家看到了他性格的更多面。
过去,他总是扮演那个“攒局”的人,在节目里穿针引线,倾听各方的表达,平衡彼此的争论,很少强势输出,这是我头一次见他如此深刻地剖析自己…
节目结束后,我好久没缓过神来,这中间有感动,更多的是被治愈…
不上什么价值,没有说教,全是真心实意的人生体悟和分享,这才是久违的活人感啊。
今天,我想说说他最触动我的几个点。
![]()
![]()
缺钱,是人生常态
据说这节目最先出圈的关键词是“窦文涛哭穷”。
其实网友们也不买账,有好事者估计,算上各处房产,收藏字画之类,窦文涛的资产可能有1-3个小目标,不是我们这种普通人可以企及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他的“哭穷”一点也不反感,可能因为他说的话多少戳中了我的一些心态。
比如他说身边的人都比他有钱,不知不觉,他也开始了高消费,但发现经济实力并不足以支撑。
![]()
比如他说,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人,一个勤奋的懒人,或者是个懒惰的勤奋人。
![]()
他还说他本质上不想工作,能不做最好,“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开心,都有辞职的决心”。
![]()
是的,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么能说会道的窦文涛,居然是个i人,要他多说点话,不可能,那是“另外的价钱”。
可以说,工作是他必须跟自己的弱点对抗,要克服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才能完成的事。
为此,他试过炒股,也没挣到钱,所以他特别崇拜能合法挣到钱的人,甚至到了有些嫉妒、仇恨的地步…
![]()
他甚至打起了鲁豫的主意,想继承她的遗产…

可见“缺钱”,是人生常态啊。
现代人最大的矛盾,是贫乏的挣钱能力,永远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们为了挣钱,委曲求全,不断消耗自己,以为赚到某个数目就能躺平了…
但现实是,人可能永远没有嫌钱多的时候…
当达成一个目标,就有下一个目标,当赚到了更多的钱,我们的欲望、爱好、“配得感”也跟着膨胀了,花钱的地方也变多了,只好鞭策自己去赚更多钱…
![]()
![]()
纠结偏执,或许也是好品质
窦文涛很纠结。
他提到有一次去台北,逛街时看中了一款鞋,但是到底买绿色还是黑色,他陷入了选择困难。
为此,他连着去了三天,每天在店里待一两个小时,反复看这两双鞋,就是决定不了。
最后,第三天坐飞机,临走的时候,去机场的路上经过那家店,他把两双鞋都买了。
![]()
还有一次,他面对一个商业活动的邀约,内心有些小小作痒,想接不敢接,他给鲁豫打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
![]()
他甚至面对书籍,都会产生莫名其妙的焦虑,觉得生命太短,知识太多,来不及掌握…

这是一种性格特质,内耗、细节控,以至于给人感觉偏执、锱铢必较。
但也是这样的特质,让窦文涛能够做《锵锵三人行》做了19年,五六千集,已经成了行为艺术,做《圆桌派》,现在也做到了第8季。
在观众眼里,他是主持人,但在团队眼里,主持人只是他工作的1%。
![]()
比如一季12集节目,录就录几天,但实际上背后是几千个小时,是他做剪辑、导演的工作。
甚至是字幕、调色、镜头,他都要参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后来感慨,自己能够做出名堂,被人记住的节目,都是他自己当导演的。
![]()
人或许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但可以顺应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
也许在别人眼里,做这样的工作太繁琐,太单调、太耗神,但在窦文涛这儿,反而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
他说找到这种适配性并不容易,那是多年前,他觉得处处不得志,随时要收到上司的辞退信时,给他一个最大的压力和空间,去找到那个很窄的自己,“我就一线天”。
![]()
![]()
现在很流行一个说法,叫做自己。
窦文涛对此有些反感,他说:盲目说做自己,甚至把它成为一个社会风尚的时候,有可能给这个人带来更大的混乱,他误以为他纵容了自己的某个欲望,就是在做自己…
![]()
我觉得根据他的人生轨迹,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做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你要先辨认出那个真正的自己,就要非常努力地去认识了解自己,要不断尝试,撞无数的南墙,才能知道,哪些底线是自己永远无法突破的,哪些在别人看来是痛苦的事,自己却可以甘之如饴。
![]()
![]()
贪生怕死,也会有一天不再害怕
众所周知,窦文涛贪生怕死。
陈晓楠说起多年前去切尔诺贝利采访,他下意识往后一靠:我得离你远点(怕你有辐射)。

之后还要补刀:打死我也绝对不去,离那一万公里也不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
2020年,他在家待了200多天,其中100多天没下楼。
决定坐电梯下楼的第一天,全副武装,电梯门一开,猛喷酒精。
即便这样,还是没敢进去,在电梯门口徘徊了3天…
![]()
![]()
但在这个节目里,我们第一次听窦文涛说,对生死的另一种看法。
最近几年,窦文涛先后经历母亲和父亲的去世。
先是母亲植物人,在床上躺了六年,拖垮了父亲,母亲去世后,父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到后来已经认不出儿子…
两次,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没有机会好好告别。
![]()
丧亲,在这个中年男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看不见的巨大伤口。
他陷入了无尽的自责,觉得自己可耻、自私。
父母活着的时候,也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但父母不在了,要求自己天天跟父母上香,点长明灯。
他骂自己:你有这点心思,父母生前你干嘛去了呢?
![]()
![]()

他更发现,语言是如此的有限。
曾经他以为把亲身经历的痛苦真诚地说出来,就可以治愈自己,也可以治愈别人…
但当真的经历这一切,他终于体会到,之前自己在节目里宣泄一些生活的不如意,那都叫“为赋新词强说愁”。
到了这个年龄,经历真正的丧亡,那才叫: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因为那种痛苦是无法言说的,你不知道怎么说…
![]()
唯一让他稍稍缓解的,是某一天,突然冒出的想法:我觉得我没那么怕死了,因为我现在觉得如果要死了,好像有一个好消息在我心里升起,就是我要见到我的父母了…
![]()
![]()
聊天,立场和尊严都不重要
窦文涛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节目没有成为现象级爆款,是好事。
别人老夸他“长盛不衰”,他说:你改一个字,准确来讲,是“长衰不盛”。
![]()
他始终觉得,如果节目一下子大火,那很可能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可能很快就凉掉了…
![]()
正如鲁豫说的,他们都是手艺人,《锵锵三人行》《锵锵行天下》《圆桌派》这些节目,本质上都是窦文涛的“小作坊”。

他就做这么一个事,叫聊天。
从《锵锵三人行》播出的第一天起,他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别人当主持,正襟危坐,代表权威,他不是。
他说人话,轻松不拘,不怕暴露愚蠢,不怕自己看起来有点傻,他什么都敢聊,聊八卦、聊欲望,随意提问,自带草根性。
他后来说: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形象要维护,我很早对尊严这个东西不太感冒。我总觉得,尊严这个事,带来好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痛苦…不就是个尊严嘛,如果需要我胁肩谄笑,可以啊,你开心就好。
![]()
![]()

有人说他装俗人,他说:没有人是装的,所有的东西都很真实,只不过是你决定在节目里,把你心里的那个部分释放出来…
![]()
有人说他油腻,他很有自知之明地说:我挺油腻的,我再擦擦…
但随即又说:油腻也无所谓,人啊要有独立的见解,不要听见风就是雨…我觉得你审美应该宽一些…我们可能是当学生当久了吧,往往习惯于拿老师的标准去评价人。
![]()

![]()
也许正是这种放低自我的虔诚,如水一般的顺势而为与包容,在窦文涛的场域里,才有不同立场的交锋、温柔的反驳、耐心的倾听,才有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表达欲。
几年前,我曾被他的一番言论打动过:
朋友在一起聊天,胡说八道都可以,观点的不同,没有我们的友好重要。我们彼此之间是因为爱而聊天,应该多一些幽默和放松。

瘟疫、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这些年的种种事件,让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撕裂…
这个舆论场上,我们忙着辨认战友,忙着党同伐异,不能说服对方,就选择友尽…
痛痛快快地聊天,不伤和气地聊天,不知道从何时起,成了这个时代特别稀缺的东西。
只有窦文涛,说立场不同,这一点也不重要,大家在一起,高兴最重要。
我想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我们有不同的声音,依然彼此尊重。
![]()
此时,我又想起了鲁豫说的那句:他是我看到的当今最好的主持人,没有之一。
时至今日,鲁豫已经成了吾辈楷模,成了广大女性的“天才女友”…
但她还是盛赞文涛…
当然,这是她的谦虚,但容许我猜测一下,鲁豫大概也是真心羡慕文涛的状态…
鲁豫那么努力、要强,除了追求完美的性格使然之外,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在意外界的评价,她还有些紧绷,身上还有一层铠甲…
相比之下,文涛显然更加松弛,更享受过程…
他不怕坦承内心的纠结和恐惧,欲望和自私,他似乎在说,这都是人性。
他一边反省,一边羞耻,又一边释然…
他没有活在任何一个标签、一种叙事之下,他有着任何一个凡人都有的贪嗔痴,却又有种认清自我,超脱的通透。
后来一想,这个对谈,是30年的友谊换来的人生思考和情感共鸣啊…
我何德何能,听到了这种好东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