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集中缴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启动。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居民医保为亿万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乡居民构筑了抵御疾病风险的基础防线。
随着2026年度参保缴费窗口的开启,缴费金额的变动以及广大老年群体普遍关切的“60岁及以上是否免缴”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依据官方最新发布的信息,为您清晰解读2026年度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各地差异以及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政策要点。
![]()
第一、2026年度居民医保筹资机制与全国最低标准
我国居民医保的筹资模式,始终坚持“个人缴费”与“政府财政补助”双轨并行的原则。
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权威文件(医保发〔2025〕22号)已为2026年度设定了明确的筹资基准:
财政补助标准显著提升: 2026年度,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财政补助金额较上一年度提高了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这体现了国家持续加大基本医疗保障投入的决心,旨在更好地应对医疗费用合理增长,保障医保基金的稳健运行和保障水平的稳定提升。
个人缴费最低标准确定: 文件明确规定,在确保医保基金当年收支平衡的前提下,2026年度居民医保的个人最低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对于此前个人缴费标准低于400元的地区,本次统一要求提升至400元。
筹资总额构成明晰: 综合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2026年度居民医保的人均筹资总额不低于1100元。与2025年度相比,这30元的增幅完全体现在政府补贴部分,个人最低缴费标准维持不变。这种调整结构旨在进一步减轻参保群众的直接负担,强化公共财政对基本医保的托底功能。
![]()
第二、地方执行差异:您的实际缴费可能高于400元
需要广大参保居民,特别是老年朋友特别注意的关键点是:国家设定的400元是个人缴费的全国最低标准,而非全国统一执行的唯一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地市,在落实国家政策时,拥有一定的自主调整空间。
地方决策因素: 各统筹地区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状况、医保基金历年运行情况、居民医疗消费需求以及待遇保障水平提升计划等综合因素,在国家最低标准之上,合理确定本地的实际个人缴费金额。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居民实际需要缴纳的费用可能高于400元。
多地已公布方案:
湖南省: 已明确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400元/人/年,财政补助700元/人/年。集中缴费期持续至2026年1月3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个人缴费标准为不低于400元/人/年。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逾期或中断参保可能面临待遇等待期。
江苏省苏州市: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其缴费标准体现了差异化。根据其发布的文件,苏州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通常按人群划分(如老年居民、非就业居民、学生儿童等),普遍高于400元(具体金额需参照当地官方明细)。这反映了地方根据实际保障需求进行的调整。
辽宁省大连市: 明确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成年居民460元/人/年,未成年居民和大学生400元/人/年。集中缴费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25日。大连的例子清晰地展示了地方标准可以高于国家最低线。
因此,参保人务必关注户籍所在地或参保地医保部门(如省/市医保局、税务局)发布的官方通告,以获取最准确的本地缴费金额、缴费渠道和截止日期信息。切勿简单以400元作为唯一预期。
![]()
第三、60岁及以上老人能否免缴?权威解读破除误区
对于广大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朋友而言,最核心的疑问莫过于:“我这个年纪,是不是就不用交医保费了?”
对此,必须依据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给出清晰、权威的解答:
国家层面无普遍性年龄免缴政策: 国家并未出台针对所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国性、普惠性居民医保免缴政策。 居民医保制度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基本原则。即,参保人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在相应的保障期内(通常为一个自然年度)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年龄并非免缴依据,特定困难群体可获资助: 决定能否享受“免缴”或“部分资助”的关键因素,并非年龄本身,而是个人是否属于政府认定的特定困难或特殊保障人群。
国家和地方层面主要对以下群体实施参保资助政策:
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通常享受个人缴费部分的全额财政资助,即个人无需缴费。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保户): 绝大多数地区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较高比例或全额资助。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如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优抚对象等: 不同地区根据财力情况,给予定额资助或一定比例的缴费补贴。
地方实践案例:
如大连市明确规定,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加2026年居民医保,其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即免缴)。
四川省乐山市等地区也明确,特困人员、孤儿可享受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资助。
对60岁以上老人的明确结论:
如果一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属于上述由政府认定的特困、低保、特定救助对象等资助参保范围,那么他/她需要按照户籍所在地或参保地公布的标准,全额缴纳2026年度的居民医保费用(可能是400元,也可能是当地更高的标准,如大连的460元)。
年龄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免缴资格。 能否免缴,取决于是否被纳入当地财政资助参保的困难群体名册。
![]()
第四、重要提醒:及时缴费,莫误保障
居民医保采取“年度缴费、年度享受”的模式,且通常设有集中征缴期(大部分地区设定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初,具体时间各地差异大,务必查询本地通知)。
集中缴费期参保的优势: 在集中缴费期内按时足额缴费,可以确保从2026年1月1日起,无间断地享受全年的基本医保待遇(包括住院、门诊特定病种、普通门诊统筹等,具体待遇以当地政策为准)。这是保障全年健康无忧的关键窗口期。
逾期缴费的后果:
待遇等待期: 绝大多数地区规定,错过集中缴费期再参保缴费的居民(新生儿等特殊规定人群除外),从缴费成功之日起,需要经过一段30天至90天不等的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报销。
财政补助可能需个人承担: 部分地方政策规定,逾期参保者可能无法享受当年的财政补助,需个人承担全部筹资额(个人缴费+财政补助部分),负担将大幅增加。
断保风险: 未及时缴费意味着保障中断,一旦在空档期发生疾病或意外,所有医疗费用需完全自付,将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
结语:
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缴费的大幕已然拉开。国家设定的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为400元/年,财政补助则提升至不低于700元/年。然而,实际缴费金额需以参保地官方公布的数额为准,可能高于400元。
对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需明确知晓:国家并未因年龄因素设立普遍免缴政策,能否免缴取决于是否属于当地认定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享受财政全额资助的特殊群体。不属于这些群体的老年朋友,仍需按规定缴费。
居民医保是家庭抵御疾病风险的“稳定锚”和“减压阀”。面对医疗费用的刚性增长,按时参保缴费是对自身及家人健康最基础、最经济的保障投资。
![]()
我们强烈呼吁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家中的长辈们,务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本地医保、税务部门发布的具体通知,在规定的集中缴费期内及时、足额完成2026年度居民医保费用的缴纳。
切勿因疏忽或对政策的误解而错过缴费期,导致保障缺失,让“小投入”真正为全年的“大健康”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