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芃芃妈妈讲过一件事,说她至今都忘不了。
有段时间,她工作压力巨大,每天回到家都像被抽干了力气。
一天晚上,儿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拼好的乐高飞船跑过来:“妈妈你看!我新发明的!”
她正烦躁地回复着工作邮件,头也没抬,不耐烦地挥挥手:“没看我正忙吗?一边玩去!”
孩子高举着飞船的手,僵在了半空。
脸上的笑容瞬间黯淡了下去。他没哭没闹,只是低头耷拉脑地走回房间,自己把飞船拆掉了。
等芃芃妈妈看到的时候,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带回家的不只是疲惫的身体,还有一种摧毁孩子快乐的负能量,悄无声息地吸走孩子的快乐和安全感。
![]()
01
妈妈的疲惫,是会传染的。
看过一个词,叫“情绪流感”。
一个人的情绪,像流感病毒一样,会迅速传染给身边的人。
尤其是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就是那个最核心的人。
你焦虑,整个家就跟着紧绷;你暴躁,孩子就变得小心翼翼。
有个妈妈在网上分享她的经历。
她说,自己以前是个“吼妈”,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乱糟糟的客厅、磨磨蹭蹭写作业的孩子,就忍不住火冒三丈。
在她的高压下,孩子确实变得很“听话”,但也变得越来越沉默,眼神里总是带着一丝怯懦。
有一次她吼完孩子,无意中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面目狰狞,歇斯底里。
她吓了一跳:这是谁?这还是我吗?
她突然惊醒,自己的疲惫和焦虑,正在亲手把孩子推向一个封闭、压抑的角落。
她伤害的,不只是孩子的心情,还有他感知幸福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孩子在12岁之前,对父母的情绪感知,几乎是雷达级别的。
大人以为掩饰得很好,但紧锁的眉头、不耐烦的语气、沉重的叹息,早已一五一十地刻在了孩子心里。
疲惫的妈妈,养不出松弛的孩子。
你的累,会变成孩子的怕。你的怨,会变成孩子的怨。你的苦,最终也会变成孩子要尝的苦。
![]()
02
放弃“完美妈妈”的执念。
很多妈妈为什么会那么累?
不是家务有多重,不是孩子有多闹,而是心里那个“完美妈妈”的紧箍咒,念得太紧了。
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总想让一切尽在掌握。
饭菜要有营养,家里要一尘不染,孩子的成绩要名列前茅,兴趣爱好也不能落下……
演员马伊琍曾坦言,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深陷这种“完美”的焦虑中。
直到有一次,她因为孩子生病而情绪崩溃,在车里大哭。
哭完她才想明白:我为什么要那么要强?我为什么不能允许自己有做不到的时候?
从那天起,她开始“放过自己”。
工作太累,就点外卖,不必非得四菜一汤;没精力陪玩,就坦白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很累,需要休息一下”。
一个会示弱、会喊累的真实妈妈,让孩子学会了体谅,也让整个家的氛围变得轻松。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妈妈。
所谓的好妈妈,是懂得在爱孩子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当你允许自己不完美,让自己喘口气,恢复能量,拥抱那个同样不完美、但同样可爱的孩子。
![]()
03
妈妈的快乐,才是最好的富养。
听过一句话: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妈妈情绪稳定。
深以为然。
与其给孩子报昂贵的补习班,给他买满屋的玩具,都不如给他一个发自内心快乐的妈妈。
因为妈妈的笑容,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我认识一位姐姐,她生完孩子后辞掉了工作,当了全职妈妈。
但她没有把自己圈禁在柴米油盐里。
她每周都会给自己放半天假。
这半天里,她不带娃,不想家务,只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时是去画室画一下午画,有时是约上闺蜜去喝杯咖啡,有时甚至只是一个人去公园的长椅上发发呆。
她说:“这半天,是我给自己的情绪充电。”
正因为有了这个“充电”的时间,她面对孩子时,总是精力充沛,笑容满面。
她的儿子,也长成了一个阳光开朗、内心富足的小暖男。
其实,妈妈的快乐,并不需要多昂贵的代价。
可能只是一杯奶茶的甜蜜,一部电影的沉浸,一段音乐的放松。
当你开始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愿意取悦自己,你会发现你快乐了,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一个“刚刚好”的妈妈,胜过一个“完美”的妈妈。
妈妈不是超人,只是一个也需要被爱、被看见的普通人。
你情绪平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你活得开心,就是给家庭最好的礼物。
孩子灿烂的笑容,是这世上对你最好的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