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
测产现场。
10月14日,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的复耕农田千亩示范方完成秋收测产。结果显示,示范方玉米亩产达700公斤,较周边农户常规种植产量显著提升。
该示范方负责人、榆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何峰表示,这片千余亩土地此前为林地,2022年复耕后土壤肥力偏低,而且地力不匀,玉米亩产曾维持在300公斤左右。近两年经过系统化改良,产量显著提升。
为解决复耕农田普遍存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弱等问题,示范方通过集成“良种+良法”综合技术模式,实现产能突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田有国指出,本次选用的玉米品种在前期高温干旱、后期连阴多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仍表现良好,籽粒饱满,为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技术路径上,示范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基础,配套使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发的功能控释肥和颗粒有机肥,实现全周期精准养分管理;同时结合该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京科857”和“龙耘976”等高产抗逆品种,通过多项技术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产量与效益提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资环所所长、该项目团队首席科学家何文天表示,团队在肥料产品创制、土壤改良方法与精准施肥技术等方面持续开展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复耕复垦农田的培肥增产关键技术体系。目前,该技术模式已在密云、顺义、房山、昌平等地区扩大示范,为京郊复耕复垦农田作物单产提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清新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