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金陵秋韵正浓,一场以“五窑承古韵,青花启新辉”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此拉开帷幕。
汾酒集团携手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正式发布青花汾酒五大名窑系列产品。这场被业内称为“千年文明对话”的发布会,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跨界融合,更被视为白酒行业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
陶瓷与白酒,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五大名窑的瓷器以“釉色如玉、窑变万千”闻名于世,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酒则凭借“清蒸二次清、地缸发酵”的独特工艺,成为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其酿造技艺同样跻身非遗名录。
![]()
此次合作中,五大名窑的非遗传承人集体亮相:徐朝兴(龙泉青瓷)、苗长强(钧瓷)、金国荣(南宋官窑)、王振芳(汝瓷)、陈博华(代表定窑庞永辉)与汾酒酿造大师共同参与产品设计。钧瓷传承人苗长强在访谈中表示:“陶瓷是凝固的文明,白酒是流动的史诗。两者结合,是对‘器以载道’的当代诠释。”
汾酒股份副总经理张永踊指出:“青花汾酒五大名窑系列不仅是酒器,更是文化符号。我们试图通过‘守正创新’,让白酒从消费品升维为文化载体,传递‘雅而不俗、恰到好处’的东方生活美学。”
![]()
近年来,汾酒持续推进“活态文化”战略,此次五大名窑合作被视为该战略的里程碑式突破。汾酒通过非遗跨界,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将工艺美学注入消费场景,二是以器物为媒介构建文化认同,三是通过全球IP打造提升中国白酒的国际话语权。
![]()
值得关注的是,汾酒此次特别强调“清雅共生”的理念。这一概念既指向清香型白酒的纯净口感,也呼应宋代瓷器追求的清雅美学。“‘清雅’是宋代文化的精髓,汾酒以此定义新高度,实则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基因的提炼,完成对现代消费审美的引领。”
![]()
发布会上,汾酒与京东签署战略协议,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五大名窑系列推向全球高端市场。京东集团副总裁赵煜表示:“汾酒以文化破圈的打法,为行业提供了非遗跨界的创新范式。我们将通过流量赋能与场景创新,让东方雅韵进入全球消费场景。”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联名凸显了汾酒的两大战略意图:一方面,通过限量发售与大师背书强化产品稀缺性,对标高端收藏市场;另一方面,以文化IP为支点,撬动白酒的全球化叙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白酒出口额同比增长18.2%,但文化附加值仍是行业短板。汾酒此次尝试,或将为行业开辟“文化出海”的新路径。
纵观中国消费品行业,非遗跨界并非新鲜话题,但多数案例止于营销层面。汾酒此次合作的特殊性在于,其构建了从技艺融合、产品设计到渠道推广的完整生态链:
技艺共研:酿酒大师与陶瓷传承人共同参与材质适配性测试,确保酒器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
价值共生:每件作品均镌刻传承人印章与汾酒标识,形成双重信用背书;
场景共创:联合京东打造“名窑雅宴”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化消费场景升级。
随着国潮消费的持续升温,传统文化正成为品牌价值重构的核心要素。汾酒此次跨界,不仅是一次产品创新,更是一次关于中国品牌如何以文化为舟、以品质为帆,参与全球文明对话的积极探索。
张永踊还特别强调:“这是‘非遗+非遗’的创新探索,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我们以酒器为媒,让世界看到中国白酒与陶瓷文化从未止步于历史,而是以创新姿态焕发新生。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汾酒以“清雅共生”定义白酒新高度,其背后是中国企业从技术追随者向文化定义者转型的雄心。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正如宋代瓷器历经窑变方成臻品,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叙事,也需在时间烈火中淬炼出独特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