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封面购买第11期《中国收藏》杂志
![]()
![]()
![]()
对于中国人来说,红色是一抹极致的存在。而作为红中翘楚的霁红,几百年来更让人倾心不已。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曾这样评价它——“真乃历代名瓷之首冠也”。
近期,“十载淬炼·霁红国色——景德镇耕道堂10周年盛世华章雅器赏鉴会”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现场展示的十件耕道堂霁红釉瓷器让业内人士啧啧称赞。当这抹深沉华贵的釉色走进当下生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
展览现场
![]()
![]()
霁红釉梅瓶
高48.7厘米 宽24.5厘米 底13.6厘米
耕道堂出品
![]()
浙江泉友会十岁啦!作为隶属于浙江省收藏协会的社会团体,这里不仅是钱币文脉传承的阵地,更是广大泉友温暖的家园。可它当初仅28人的小团体,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覆盖11地市的文化平台?让我们轻滑指尖,从各地分会的讲述中,探寻这背后的精彩往事。
![]()
![]()
在全国第三届钱币文化节·绍兴论坛上,泉界泰斗戴志强回故乡讲泉学。
![]()
温州泉友团队在瑞安博物馆举办民间收藏钱币展。
![]()
有这么一种外形奇特的“器物”,形似破藕、四方如棋,收藏界对其性质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钱币”,有人说它是“衡器”,还有人说它是“信物”——它就是“藕心钱”。如今作者发现,它集中出自新莽遗存,这是否意味着它与王莽“五均六筦”政策有关?大家读完本文后,也可给出自己的见解!
![]()
![]()
藕心钱
![]()
晚清时期,碑学盛行,书家多追求金石气的粗犷,却有一位大家另辟蹊径,以帖学诠释碑刻精神——他就是谭延闿。一幅“十年松竹常留守”行书联,究竟藏着他“刚健婀娜”风格的哪些玄机?年仅五十的他,又凭什么让艺术生命跨越百年?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感受这位书法大家的艺术真谛。
![]()
![]()
谭延闿对联“十年松竹常留守,万卷图书闲借观”
![]()
秋拍战火正酣,11月21日、22日,苏富比将在香港重磅推出两大专场拍卖。这场艺术盛宴中,中国瓷珍堪称群星闪耀,上溯商末青铜礼器,下迄清代御窑瑰宝,百余件佳器跨越千年传奇。北宋汝窑天青釉钵、清乾隆斗彩天球瓶等稀世珍品悉数登场,它们为何能被给出数千万港元的估价?这场巅峰对决又将诞生怎样的拍卖传奇?
![]()
![]()
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描金缠枝莲八吉祥天球瓶
高52厘米
估价:3000万至6000万港元。
![]()
北宋 汝窑天青釉钵
直径21.5厘米
估价:2000万至4000万港元
编辑丨王何
校对丨郑爽
设计丨周倩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