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里的银杏还未褪去绿衣,当北方的枫叶刚染上浅红,在江西赣州于都县罗坳镇的群山深处,一场关于 “金色” 的盛宴早已悄然启幕。2025 年 10 月 15 日,我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驶入步前村,刚转过一道山弯,眼前的景象便让我瞬间驻足 —— 成片的晚稻如同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将翠绿的山谷晕染成一片耀眼的金黄,微风拂过,稻浪翻滚,沙沙的声响里满是丰收的喜悦,那一刻,所有关于秋日的美好想象,都有了具象的模样。
 ![]()
一、初见:青山环抱间,金色稻田成 “大地调色盘”
步前村坐落在赣南丘陵的褶皱里,从空中俯瞰,村落如同被青山绿水捧在掌心的明珠,而金秋时节的 3000 亩晚稻田,则是这颗明珠最耀眼的 “镶边”。沿着村口的石板路往田间走,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清晨的湿润,空气中弥漫着稻穗特有的清香 —— 那是一种混合了阳光、露水与大地气息的味道,深吸一口,仿佛能洗去所有城市生活的疲惫。
 ![]()
走近稻田,才发现这 “金黄” 并非单调的一色。田埂边的稻穗因光照充足,呈现出深琥珀色,穗粒饱满得几乎要垂到地面;田中央的稻子则是明亮的柠檬黄,风一吹,稻穗轻轻摇晃,像是在与路过的人打招呼;而靠近山脚的稻田,因晨雾消散较晚,稻穗带着淡淡的青绿色,黄绿交织间,反倒多了几分层次与灵动。这种丰富的色彩,是大自然最精心的设计,没有任何人工调色能与之媲美。
 ![]()
田间的小径上,偶尔能看到戴着斗笠的老农牵着水牛走过,牛蹄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一串串浅浅的脚印;不远处的田埂边,几位妇女正弯腰捡拾着掉落的稻穗,她们的袖口挽起,裤脚沾着泥土,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容。“今年雨水足,光照也够,这稻子一亩地能多收百十来斤呢!” 一位大娘停下手中的活,指着自家的稻田跟我聊起家常,语气里满是自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稻田尽头是几栋白墙黛瓦的乡村楼房,红瓦在金黄稻田的映衬下格外鲜亮,楼房前的院子里,晒着刚收割的玉米,金黄的玉米串与田间的稻浪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 “丰收图”。
 ![]()
正午时分,阳光变得更加热烈,稻田里的金色也愈发浓郁。站在田埂高处眺望,远处的青山如同墨绿色的背景板,将金色的稻田衬托得更加明艳;山脚下的小河绕着稻田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金黄的稻穗,微风一吹,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倒影也跟着轻轻晃动,像是一幅会动的水墨画。此时若有无人机从空中掠过,镜头里的画面一定格外震撼 —— 金黄的稻田与青绿的山林、碧蓝的河水、白墙红瓦的村落交织在一起,色彩浓烈却不杂乱,每一笔都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
二、深探:从 “靠天吃饭” 到 “科技助农”,稻田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
在步前村,这片金色的稻田不仅是秋日的美景,更是村民们生活的依靠,也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72 岁的刘大爷是村里种稻的老把式,他告诉我,自己种了一辈子田,见证了步前村稻田的 “蜕变”。“以前种稻全靠天,天旱了没水浇,下雨多了又怕淹,一亩地能收五百斤就算不错了。” 刘大爷坐在田埂上,手里摩挲着一株饱满的稻穗,眼神里满是回忆,“后来村里修了灌溉渠,又请了农业专家来指导,教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种稻,现在一亩地能收一千两百多斤,比以前翻了一倍还多!”
 ![]()
刘大爷口中的 “科学种稻”,是步前村近年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村合作社的院子里,我见到了负责农业技术指导的李技术员,他正拿着平板电脑,给几位村民讲解晚稻的后期管理技术。“我们现在种的是‘赣晚籼 47 号’,这是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而且米质好,煮出来的饭又香又软。” 李技术员指着平板上的水稻生长数据给大家看,“你们看,通过这个智慧农业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测稻田的土壤湿度、肥力和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自动提醒,我们再及时采取措施,既省了人力,又能保证稻子的品质和产量。”
 ![]()
顺着李技术员的指引,我在稻田边缘看到了几个白色的 “小盒子”—— 这是智慧农业系统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实时收集土壤温度、湿度和养分数据,数据会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后台,我们在办公室就能随时查看。” 李技术员介绍说,除了传感器,村里还引进了无人机植保技术,以前给 3000 亩稻田打药,需要十几个人忙一个星期,现在用无人机,两天就能完成,不仅效率高,还能精准控制药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科技的助力,让步前村的稻田不仅实现了 “丰产”,更实现了 “优质”。村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我,现在村里的晚稻都是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而是采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种出来的大米口感好、营养高,深受市场欢迎。“去年我们的大米卖到了 15 块钱一斤,还供不应求,很多城里的客户都是直接打电话来订购。” 负责人笑着说,今年合作社还打算开发 “稻田认养” 项目,让城里的人也能体验种稻的乐趣,收获自己认养的稻田产出的大米,目前已经有不少客户表达了兴趣。
 ![]()
在步前村的稻田里,科技与传统并不矛盾,反而相互融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我看到几位年轻的村民正在用手机拍摄稻田美景,他们说要把家乡的丰收景象发到短视频平台上,让更多人知道步前村的美;而田埂边,几位老农依然保持着手工除草的习惯,他们说手工除草虽然慢,但能更好地保护土壤,让稻田一直保持肥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步前村的稻田既有科技的 “硬核”,又有人文的 “温度”,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走得更加扎实。
 ![]()
三、沉浸:稻田深处的 “慢生活”,藏着最治愈的秋日浪漫
在步前村待得越久,就越能感受到稻田深处的 “慢生活” 带来的治愈力。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职场的尔虞我诈,只有稻田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声和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每一种声音都让人感到平静与安心。
 ![]()
清晨的步前村,是被稻田里的雾气唤醒的。天刚蒙蒙亮,稻田上空就升起了一层薄薄的雾,雾霭缭绕在稻穗之间,像是给稻田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此时走进稻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眼前的稻穗若隐若现,空气中的雾气沾在脸上,凉丝丝的,格外舒服。偶尔能看到早起的村民背着竹篓去田间劳作,他们的身影在雾中慢慢移动,像是一幅流动的剪影画。等到太阳慢慢升起,雾气逐渐消散,稻田又恢复了金黄的模样,只是稻穗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阳光一照,露珠闪闪发光,像是撒在稻田里的碎钻。
 ![]()
午后的稻田,是最热闹的。孩子们放学后,会背着书包跑到田埂边玩耍,他们有的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有的蹲在稻田边观察稻穗上的小虫子,还有的帮着家里的大人捡拾稻穗,虽然动作笨拙,却格外认真。一位带着孩子在田间玩耍的年轻妈妈告诉我,自己以前在城里打工,后来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带着孩子回来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还能陪着孩子长大,每天看着这片稻田,心里特别踏实。” 她说着,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则拿着刚摘的稻穗,开心地向她展示自己的 “战利品”。
 ![]()
傍晚的稻田,是最温柔的。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斜照在稻田上,给稻穗镀上了一层金边,原本明亮的金黄变成了温暖的橘黄色。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牵着牛、扛着农具往家里走,田埂上留下了他们拉长的身影。村里的炊烟慢慢升起,与稻田上空的晚霞交织在一起,空气中飘来了饭菜的香味 —— 有红烧肉的浓郁,有青菜的清爽,还有米饭的香甜。此时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慢慢沉入远处的山坳,听着村里传来的鸡鸣狗吠,感受着微风带来的稻穗清香,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宁静与幸福。
 ![]()
在步前村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会坐在田埂上发呆,看着稻田里的稻浪翻滚,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容。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乡村生活 —— 不是因为这里的生活有多便利,而是因为这里有最真实的自然,有最淳朴的人情,有最治愈的慢时光。这片金色的稻田,不仅滋养了村民的生活,也治愈了无数像我一样从城市来的 “过客”。
 ![]()
四、展望:稻田之外,步前村的 “金色未来”
步前村的美,不止于金秋时节的稻田,更在于这片土地上蕴含的无限可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步前村正以稻田为起点,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
在村合作社的规划里,未来的步前村将打造 “稻田 + 文旅” 的融合发展模式。除了现有的稻田景观,村里还将修建稻田步道、观景平台和农耕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不仅能欣赏稻田美景,还能体验插秧、收割、打谷等农耕活动,了解传统农耕文化。“我们还打算在稻田边建几家民宿,让游客能住下来,感受乡村的夜晚和清晨,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合作社负责人指着稻田边的一块空地说,“现在已经有企业来和我们洽谈合作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步前村就能成为赣南地区的网红打卡地。”
 ![]()
对于村民来说,稻田不仅是 “粮袋子”,更是 “钱袋子”。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45 岁的王大姐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去年村里的大米加工厂建成后,她就回来当了工人,“每个月能挣三千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王大姐笑着说,现在村里像她这样回来就业的村民还有很多,大家都盼着家乡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
更让人欣喜的是,步前村的发展还吸引了年轻人的回归。28 岁的小周是土生土长的步前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城里做电商,去年看到家乡的稻田大米很受欢迎,就回到村里开了一家网店,专门销售村里的绿色大米。“现在网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能卖出两千多斤大米,不仅帮村民增加了收入,自己也实现了创业梦想。” 小周说,他还打算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里的其他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让更多人知道步前村的优质农产品。
 ![]()
站在步前村的稻田边,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金色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步前村未来的美好图景 —— 春天,稻田里一片翠绿,游客们在田间插秧体验;夏天,稻花飘香,蛙鸣阵阵,村民们在田间劳作;秋天,稻浪翻滚,金黄一片,游客们在田间拍照打卡;冬天,稻田里种上油菜,来年春天又是一片金黄。而在这片稻田的周围,乡村民宿、农耕体验馆、农产品加工厂错落有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田间欢快地奔跑……
 ![]()
这片金色稻田,是秋天最动人的诗行
离开步前村的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再次来到稻田边。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稻田在雾中若隐若现,远处的青山笼罩在薄雾里,像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晃,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与我告别。
 ![]()
回首望去,步前村的稻田在晨光中慢慢苏醒,金色的稻穗逐渐显露出耀眼的光芒。我忽然觉得,这片稻田不仅仅是一片农田,更是一首秋天最动人的诗行 —— 它用金黄的色彩书写着丰收的喜悦,用沙沙的声响诉说着乡村的故事,用蓬勃的生机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秋天是萧瑟的、凄凉的,但在步前村,秋天却是热烈的、温暖的、充满希望的。这里的 3000 亩金色稻田,不仅治愈了城市人的焦虑与疲惫,更承载着村民们的幸福与梦想,也见证着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
如果你也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渴望寻找一片心灵的栖息地,那么不妨在金秋时节来江西于都的步前村走一走。在这里,你可以站在金色的稻田边,感受阳光的温暖,聆听稻穗的私语,体验乡村的慢生活,让这片金色的稻田,治愈你所有的不开心,给你带来满满的希望与力量。
 ![]()
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秋天最美的模样,就藏在这青山绿水间的金色稻田里;原来乡村最动人的故事,就写在这沉甸甸的稻穗上;原来生活最本真的幸福,就藏在这平凡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