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半刚跑完打印店打完语文作业,晚上7点数学老师又在群里说‘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好不容易弄好,晚上9点英语老师又发来第二天要带的打印作业……”今年秋季开学至今,提到各科作业,西安市民孙女士苦不堪言,“老师说今年严禁教辅进校园,但为了让孩子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只能发打印作业。可是把辅导教材扫描出来再打印,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2025年秋季,全国多地提出“严禁教辅进校园”的政策,西安市也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辅违规征订整治通知,文件的本意是让孩子的书包轻起来,但从开学至今却让西安无数家长的脚步重了起来。家长们的“新战场”,转移到了街角的打印店,教辅书“改头换面”成一张张A4纸。
![]()
网络配图
每天一堆打印作业“折磨”的家长苦不堪言
9月22日晚上9点,记者来到西安市浐灞一小学门前的打印店依然很忙碌,不时可以看到家长陆续进出打印作业的身影。打印店里甚至提前打好了各科的作业,家长进来直接拿取。
“老板,老规矩,双面,左上角装订。”一位家长递过U盘熟练的叮嘱。据这位家长讲述,这已是自己今晚第二次光顾。“家里的打印机是喷墨的,这才开学没几天就没墨了。前几天一趟趟跑,这两天我都是把作业收集起来一次性拿U盘来打印,就这有时候还有遗漏。这家打印店都快成了我每天必‘打卡’的地方了。”家长开玩笑说。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天给孩子打印了一份300页的语文练习题,一张纸0.5元,花了150元。“我其实知道老师让打印的是哪个练习册,群里有家长提议团购,但老师说学校不让购买,只能打印。为了让学生容易翻页做完好上交,建议单面打印。这样成本比买一本练习册高出了四五倍。”对此刘女士非常不理解。
市民武先生表示,自己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学校只发了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四本教材,所有的教辅资料均需要家长自行打印。“英语课本也没有,老师发的英语教材PDF,让家长自己打印。
![]()
市民武先生展示自己孩子学校一年级的所有教材
“我们语文老师在微信群里发打印作业,数学老师QQ群里发,英语科学老师在钉钉群里发……家长自己要上班,还要每天盯着各种群,晚上还要帮孩子梳理第二天要带的试题。”
从家长们的反馈来看,今年打印作业在西安市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多孩家庭,打印作业已成为家长沉重的负担。
![]()
打印作业增加教师工作量还不易系统复习
面对家长的抱怨,老师们也是一肚子苦水。碑林区一位中学班主任告诉记者:“我们完全理解政策初衷,但教学进度和升学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没有配套的练习,知识点如何巩固?成绩下滑,家长找我们,学校也有对老师的考核。不让购买教辅,那就只能通过打印完成作业,老师夹在中间特别为难。”
“打印作业不光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在无形中增加老师的负担。我们数学组购买了十几本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在里面找各种经典易错题,我们自己整理排版发给家长,至少增加了老师一天一个小时的工作量。遇到有些家长忘记打印,每天的作业收不齐。另外老师讲完学生收纳不好,结果复习的时候还是手上没东西。”西安高新区一学校老师对记者说。
![]()
这种困境使得教师们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另一位小学老师透露,正是因为家长多打印作业意见很大,但是必要的知识复习巩固又不能少,学校发动家委们征集家长购买教辅意愿。“自愿购买,但是家委也会给家长表达老师会在上面布置作业,进行习题讲解,一般家长都会购买,学习起来容易,老师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其实都是为了学生能掌握知识。”
业内人士认为“减负”举措陷入“增负”悖论
家长和老师的尴尬与困惑,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简单地“一刀切”禁止教辅资料,很可能只是将压力从“台前”转移到了“幕后”,并未真正触及减负的实质。对此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家长们面临的“打印困境”,实际上是教育政策执行中一个典型的“政策悖论”案例。
形式主义取代了实质减负。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治标未治本”。“”当升学率、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核心指标时,对练习量的需求就不会消失。简单地禁止教辅书进场,需求就会以打印纸这种更低级、更低效的形式反弹。”政策执行沦为了一种形式上的合规,而非实质上的减负。
责任与成本被转嫁给家庭。政策的本意是规范学校行为,但在执行中,学校和教师为了“安全”过关,选择将成本和责任转移给家庭。从统一采购的经济负担,变成了分散、隐性的打印负担和精力负担,这反而加剧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对于没有打印条件或家长无暇顾及的家庭,其孩子可能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或可能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一般正规出版的教辅材料通常经过专家审定,具有科学的体系结构。而通过零碎的打印作业练习,一方面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可能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这种碎片化的知识搜集,实际上并不能高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进行思维发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打印作业是“内耗”
/ 是在“合规”的假象下做着效率更低的事/
采访中,有很多家长表示,每天放学看到孩子书包里横七竖八的拉杆夹,看到一堆堆被揉搓不成样子的试题“碎纸片”,看到他们为了找一张试卷在书包里不停地翻……不禁会想,这样的学习能有效率吗?
当打印纸取代教辅资料,当家长奔波于打印店,我们或许该反思:减负政策是否偏离了初衷?这些年,教育行业一直在大力倡导“家校共育”,在家校协作却在这打印作业中显露出现实的裂痕。这本应相辅相成的两股力量,如今却陷入一种微妙的紧张关系。其根源,并非家长不愿配合,或教师有意刁难,而是一项本意为好的政策,在机械的执行过程中,成了一种巨大的“内耗”,所有人都在“合规”的假象下,做着效率更低的事情。
来源 :华商云教育(千朋茹) B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