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新高背后的市场真相
最近A股市场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两融余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4469亿元。表面看这是市场信心高涨的表现,但细究之下却发现融资资金的行业偏好正在悄然变化。有色金属板块异军突起,成为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最多的板块,而9月份的热门TMT赛道却遭遇资金撤离。
![]()
作为一名量化投资者,我发现这种资金流向的变化绝非偶然。这让我想起了2025年二季度开始的这波"慢牛快调"行情——上涨缓慢但调整剧烈,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慢牛快调"时代的投资困境
这轮行情从2025年4月初开始,用了整整90天时间才涨了700点。这与过去A股常见的"快速上涨"特征形成鲜明对比。最典型的就是2024年的"9.24"行情,10天就涨了1000点。
表面看慢牛给了大家更多参与机会,实则不然。虽然上涨缓慢,但调整起来毫不含糊。6月18日伊以冲突升温时,上证指数跳空低开,很多人就此下车。结果不到24小时冲突缓和,三连阳轻松突破3400点。回头看更像是主力资金借题发挥的震仓行为。
这种行情下最难的就是分辨究竟是"震仓"还是"做头"。多数人对着走势猜测未来,却忽略了背后真实的交易态度。
量化视角下的市场本质
投资最重要的是把握趋势,但什么决定股价趋势呢?政策?业绩?资金流向?在我看来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决定趋势的是资金的交易意图,尤其是体量大的机构资金。
问题在于我们平时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政策、业绩、资金进出这些信息背后都隐藏着资金的意愿。机构大资金展示给我们的信息和他们真实的意图往往存在差距。
举个例子:
![]()
这两只股票都是高位调整后出现反弹,从走势图几乎看不出区别。大多数人只能等行情走出来再做选择——这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透过数据看穿市场本质
我使用的量化系统提供了两组关键数据: 第一组是反映做多、回吐、做空和回补四种交易行为的"主导动能"数据; 第二组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
![]()
当交易行为呈现蓝色"回补"且橙色"库存"活跃时,表明机构在补仓——这就是典型的"震仓洗盘"。相反如果没有机构参与的单纯回补行为,大概率是散户在抢反弹。
结果验证了这一判断:
![]()
左侧股票在机构诱空后迅速回补继续上涨;右侧股票虽有反弹但很快继续调整。这就是看到真实交易行为的价值所在。
当前市场的启示
回到开篇的两融数据变化。有色金属板块的崛起和TMT板块的退潮并非偶然。通过量化视角可以看到:
- 机构资金正在从前期涨幅较高的TMT板块转向估值相对合理的有色金属等周期性板块;
- 这种调仓行为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盘中波动和快速的风格切换;
- 普通投资者如果仅凭感觉追涨杀跌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当下的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机构主导的市场特征愈发明显,"慢牛快调"将成为新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
• 单纯依靠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都难以应对; • 必须关注真实的交易行为和资金动向; • 量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穿透表象看到本质。
结语
两融余额创新高既是市场活跃的表现,也预示着更大的波动可能到来。有色金属板块能否持续领涨?TMT板块是否会卷土重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我而言,十年的量化投资经验告诉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抱歉用了这个词),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工具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市场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冰冷的数据背后,而非喧嚣的舆论场中。
最后提醒各位投资者: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而成。如有任何版权或内容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处理。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建议,也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或开展荐股业务。谨防各类以本人名义进行的非法证券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