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入"存量时代"的今天,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7%,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为存量空间。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不仅为城市空间治理提供了首个技术标准,更为西安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建工、城投、城发、科投等国有企业打开了存量资产价值重塑的黄金窗口。
![]()
《指南》明确指出,存量空间盘活优化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西安而言,这不仅是解决土地资源紧约束、空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路径。
随着西安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土地资源日益紧约束,城市空间结构亟待优化。闲置物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制约了城市品质提升和产业升级。
首个技术标准:为西安国企提供精准行动指南
《指南》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首个聚焦存量盘活的技术标准,创新性地提出"分层编制、动态维护"机制,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基础作用,在详细规划“一张图”上统筹协调相关专项规划中涉及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的内容,确保建筑规模总量、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
为西安国企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路径。
规划单元详细规划突出规则性和底线要求,采取正负面清单管控等方法;实施单元详细规划突出精细化和落地性,以民生公益等导向优化容积率核定。
这一机制使西安国企在盘活存量资产时,既能守住底线要求,又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平衡。
巨大经济价值:西安存量资产的"黄金矿藏"
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低效利用、闲置废弃的工业用地、老旧厂房、空置商业物业。这些存量空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盘活后可直接转化为有效投资和经济增长点。
以西安某公司盘活的3万平方米老旧办公楼为例,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改造,项目年租金收益提升100%,资产价值增长200%,并带动周边区域商业价值提升。
政策红利:配套措施完善,降低盘活难度
《指南》不仅提供了技术标准,更预示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未来在土地政策(如用途转换、混合利用、弹性年期)、审批流程、财税金融支持(如专项资金、REITs试点)、产权制度等方面将出台更多配套措施,为西安国企盘活存量资产提供全方位支持。
目前,陕西省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存量空间盘活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西安市政府也正在制定专项政策,对纳入城市更新计划的存量项目给予前期费用补贴和容积率奖励。这些政策红利将极大降低西安国企盘活存量资产的难度和成本。
![]()
智慧赋能:技术驱动存量盘活新质生产力
存量盘活主张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而非大拆大建,本身就是最大程度的"减碳"。智慧化技术在存量空间盘活中的应用将极大提升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BIM/CIM技术可精准识别低效空间,大数据分析助力规划设计优化,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运维。
上海某建工企业已成功应用BIM技术对10万平方米老旧厂房进行数字化建模,改造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15%。未来,随着智慧技术的深入应用,西安国企的存量空间盘活将更加高效、精准。
2024年全国共实施的6万余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有效带动建材、家居、智能设备等上下游产业的增长。
未来,绿色与智慧,不仅是标配,更是存量资产实现价值跃升的核心竞争力。
![]()
尽管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仍面临产权复杂、资金压力、规划衔接与社会协同等多重挑战,但在国家战略引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深度赋能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推动下,这一进程已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其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不仅将释放可观的经济价值,更将带来深远的社会效益、文化传承与生态改善。
产业园(孵化器)建设运营,搭建资产管理的招商运营服务体系,分享产业园、存量资产盘活、城市更新在产业策划、招商运营、产业培育、产业投资的经验和案例。
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提供一站式谈判和落户解决方案,已经成功服务“数据要素、数字文创、低空经济、虚拟现实、直播短视频、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新材料、生成式AI、新能源”等企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