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七十四期(总第946期)
![]()
【注】图片来自AI
因为写公众号,时不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的语文学习问题。
孩子语文学得不好,于是向老师取经,问及希望达成的目标,大多数家长的想法是“既要……又要……”,即:“既要短期能够取得好成绩,又要长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提升。”
这个“既要……又要……”,不是只有我的公众号粉丝家长们有此想法,我当老师,直接面对很多正在教的学生家长,他们就是这样的想法。我相信,相当多的语文老师,和我一样,也需要面对家长同样的期待。
这个想法好不好呢?当然很好,谁不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呢?但“兼得”有可能吗?很难!
为什么?
走钢丝没有那么容易,大多数时候很难取得平衡,常常是嘴巴上说“既要短期取得好成绩,又要长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所提升”,但实际操作时,一定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前者,会盯着眼前的成绩不放。这是人性使然,人总愿意去做那些立竿见影的事情,对那些长期的,一时三刻看不到结果的事情,就会回避,或者忽略。
那如何在取得眼前的好成绩呢?方法很简单,就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
平时的考试大多是阶段性的,有明确的范围,只要做一些针对性的复习,多做一点儿相关练习,自然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当不断地“瞄准”这个短期目标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长期目标——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这种针对性很强的练习所能解决的,务必要在“多读”“多思”“多写”上下功夫。做不到这“三多”,却想要达成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简直是痴人说梦。
家长因为孩子语文学得不好,然后求助老师,常常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绝大多数人,从孩子上学伊始,就只盯着了眼前的分数,而从没有系统考虑过如何在长远规划上提高语文素养。长年累月,因为极端功利的学习,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再加上狗熊掰棒子——掰一穗,丢一穗,连之前考的也都丢掉了,自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等到到处都是窟窿,再想解决就难了。(详细分析可以参见公众号文章《》)
那是不是说,短期语文成绩和长期语文素养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呢?也不是的。如果把提升语文素养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不是很关心短期成绩,或者说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忍受短期成绩的相对落后,做好多读、多思、多写这样的基础性工作,反而孩子在语文学习上会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为一旦真正地大量地读、思、写了,那么,考试所涉及的那点儿内容实在是小菜一碟。这就像武侠小说中说的练武术一样,是专注于强化内功,打好基础,还是起手就练那些所谓的招式、花架子,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截然不同。
是家长完全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吗?也不是的。家长之所以要“既要……又要……”,很大程度上也是被现实逼迫得没有办法。如今,阶段性考试越来越频繁,除了期中、期末之外,还有月考乃至周考等等,而且,很多考试成绩会被计入到所谓的“综合评定”中去,和各种升学标尺挂钩,这就让家长和学生很难静下心来,从根子上下功夫,大多数语文老师也不愿意承受学生短期成绩不好所带来的学校乃至家长的压力,更愿意做一些立竿见影的工作,这种多方错误合力的叠加,自然导致越来越偏离正确的目标。
那该怎么办呢?从可预见的未来来看,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要寄希望于某天整体有一个什么翻覆式的变化,这种可能几乎为零。眼下能做的,只能是每个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想得更明白,更透彻,协助自家孩子“脱嵌”,摆脱这种饮鸩止渴的困境。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在线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五十六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视频号“水寒说语文”的“直播回放”这个栏目就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