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媒体账号“宋雨霏”发布“悬赏寻找救命恩人”系列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账号“宋雨霏”从8月21日发布第一条视频后,一共发布了10余条长度不等的短视频,其内容均为讲述自己苦苦寻找“救命恩人”的过程,最终因捏造假人设等方式进行虚假摆拍,以此收割流量、牟取私利,被依法行政拘留。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当前网络空间中愈演愈烈的虚假摆拍现象的又一典型案例。为了收割流量、牟取私利,这些自媒体博主不惜践踏社会诚信底线,其行为已然构成对网络生态的严重污染,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这起事件的策划者宋某雪与何某龙等人,为达到“起号”牟利的目的,精心设计了“溺水女子”与“救命恩人”的虚假人设,通过系列短视频演绎了一场看似感人的“寻恩记”。从8月21日发布第一条视频起,他们陆续推出十余条内容连贯的短视频,以“重金悬赏”为噱头,成功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与同情。然而,这种看似“正能量”的故事背后,隐藏的却是对公众善意的肆意践踏和对网络秩序的恶意破坏。
虚假摆拍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严重消耗了社会信任资本。当网民的热心与善意一次次被证明是受到了愚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将很难再获得关注与支持。其次,这种行为扰乱了网络信息生态,使得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变得模糊,加大了信息甄别的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此类行为已不仅止于道德失范,更是对社会管理秩序的公然挑战。
为何此类虚假摆拍事件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于“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驱使。在自媒体时代,流量意味着关注度,关注度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快速“起号”,不惜采取各种极端手段,包括编造故事、制造冲突、煽动情绪等。他们将网络空间视为法外之地,将网民的善意视为可随意收割的“韭菜”,这种“暴力起号”模式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从法律角度看,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此次事件中,公安机关对主要责任人采取行政拘留、对参与者处以罚款的决定,体现了依法管网、从严治理的坚定态度。
治理此类乱象,需要多方合力,首先,平台方应当承担起内容审核的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可疑内容的识别与处置力度。其次,监管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突破底线的虚假摆拍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广大网民也应提高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保持必要的警惕与辨别能力。
值得肯定的是,在此次事件中,不少网民及时发现了视频的疑点并提出质疑,这种集体的“火眼金睛”正是净化网络空间的重要力量。网络环境的清朗需要每个网民的共同维护,对于明显违背常理、刻意煽情的内容,我们应当保持理性思考,避免盲目跟风。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企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这种毫无底线的“暴力起号”行为,我们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网络空间,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丰富人民生活的有益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