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大自然中,有些树木长得很不起眼,甚至被人随着烂掉拿来当柴火烧,却不知它的价值却很高!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桑树:它长着棘刺、结着桔红色球形似荔枝一种的果实,过去农村娃还采摘它的叶子来喂蚕,这种树木就是黄桑,你们认识吗?
别看这树过去农村很常见,而且也没人把它当回事,还有人把它当普通杂木砍来烧火,然而它的价值可不低,在古代可是贵为“帝王木”的宝贝,如今野生植株少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黄桑,家乡有的话,真的要重视,保护好它!
这黄桑,也叫柘木、棉柘,它长得虽然和桑树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却真的是近亲,因为它也是桑科的,只是是橙桑属的独特存在,既能长成2米多高的灌木,也能舒展成7米高的小乔木。
![]()
它的树皮呈灰褐色,枝干略带着棱,还浑身上下长着尖锐的棘刺,像是在默默保护自己的盔甲;
它的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偶尔会分成三裂,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泛着浅绿,摸起来光滑或带着细微的柔毛,风一吹便轻轻晃动。
每年5-6月,它会开出球形的头状花序,藏在枝叶间不显眼;到了6-7月,就结出近球形的聚花果,成熟后变成鲜亮的桔红色,像缀在枝头的小灯笼,偶尔会吸引鸟类啄食。
![]()
这种树对生长环境不挑剔,在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能见到,多扎根在海拔500-2200米、阳光充足的山地,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野外生长,甚至在多岩石的山地也能顽强生长。
然而,就是这种不起眼的树木,在古代却是珍贵的“帝王木”!而黄桑赢得“帝王木”称号的,正是它树芯里的“金丝”!
这种树木的木材心部呈明亮的黄色,是古代重要的天然黄色染料。在那个没有化学染料的年代,要染出象征皇权的黄袍,黄桑的心材便是关键原料,它染出的黄色温润且不易褪色,成为皇室专用的色彩来源,这“帝王木”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
除了染色,黄桑全身都是宝:它的茎皮纤维韧性足,是古代造纸的好材料;嫩叶能用来喂养幼蚕,四川农村就有这样的传统,只是老蚕吃了柘树老叶,吐的丝光泽会稍差;
而它结出的果实能直接生吃,也能用来酿酒,带着淡淡的果香;
另外就是这种树木生长极其缓慢,所以它的木材本身坚硬又细致,不仅是古代制作弓箭的良材,还能打造成高档家具或精致文玩,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自然的纹理;在农村也常用它制作一些农具,比如锄头柄,镰刀手柄等,越用越亮,色泽也很靓丽!
![]()
就连它带棘刺的枝干,都能修剪成绿篱,守护家园。
在民间,黄桑更是“全身可入药”的良药,根、茎、树皮、茎叶和果实都有用处,能清热凉血、舒筋活络,过去人们常用它调理妇人崩中、咯血,或是缓解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等。
如今,黄桑却慢慢成了农村里的“稀客”。原因还是因为这种树生长速度缓慢,极难成材,它往往长着长着就空心了,然后就失去了价值,在民间更是有“十柘九空”的说法,实际上100棵可能就有几棵能长大成材,可见它的稀有性!
![]()
再加上过去人们不懂它的价值,常把它当杂木砍来烧火或做农具,导致野生植株越来越少。
更重要的是,如今树龄超过50年的野生黄桑,如今已属于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随意砍伐会违反相关规定。
其实仔细想想,这“帝王木”曾默默为古人提供染料、木材和药材,如今即便不用于这些用途,它在野外还能固土护坡、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是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黄桑只是一棵普通的树,但当知道它树芯藏着“金丝”、曾是“帝王木”,又明白它如今的珍贵后,再见到它时,便多了一份敬畏与珍惜。
如果你家乡还有这种树木,下次在农村见到黄桑,若它枝干粗壮、看起来有些年头,千万别动砍它的念头,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野生的黄桑树越来越少了!你们认识黄桑吗?在你家乡可有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