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谭顺玖,1968年出生在四川省云阳县,那地方偏僻得很,山高路陡,村民们一年到头就靠地里刨食过日子。
家里穷,父母起早贪黑干农活,我从小跟着帮忙,割草喂猪什么的都干过。初中一毕业,我17岁,就不想在家待着了,总觉得一辈子窝在山里没出息。
夏天热得要命,我胳膊被玉米叶划得一道一道的,还决定出去闯闯。跟亲戚一块去湖北应城砖厂打工,父母也同意,邻居借了点路费,我就收拾东西上路了。先到一个砖厂干,搬砖拉坯,灰尘满天飞,工资少得可怜。
![]()
后来换了个厂,情况差不多,宿舍漏风,吃的也简单。几个月下来,没挣到钱,只好灰溜溜回家。
回家没多久,公社贴出征兵通知,我就去报了名。那个年代,当兵不是容易事,经过公社检查、县医院体检、公安局政审,一关关过,我才被选上。没有姑父帮忙,恐怕这辈子都沾不上部队的边。1986年11月正式入伍,去的地方是新疆大西北。
走之前,母亲给了我10元钱,说路上用,这是她从班主任钟老师那儿借的。新疆远得超乎想象,先从云阳坐轮船到重庆,再转火车,那火车是闷罐车,挤得慌。一个星期才到乌鲁木齐,还没完,又换汽车开了一天一夜,到奎屯新兵教导团。
![]()
营区简单,都是平房,训练场是土路,下雪的时候到处白花花的。训练半年,吃得饱,每月津贴16.8元。我每月花6.8元,存10元。四个月后,把存的钱加上母亲借的10元,一共50元寄回家,父母挺高兴。
新兵训练完,大家都想分到城市近点的地方,任务轻松些。结果命令下来,全部分到沙湾牛圈子,去修乌鲁木齐到奎屯的铁路。有些人私下嘀咕,但军人就是服从,组织安排去哪就去哪。4月份还下雪,我这南方人冻得直哆嗦。
部队放三天假,收拾东西准备走。第二天,连队集合,来了辆吉普车和大卡车。领导看花名册,从队列里挑出12人,又退回4人,剩下8个包括我,被师部警调连选去,当公务员服务首长。
![]()
估计是我一米八多的个头和长相帮了忙。不用修铁路了,老班长说机关工作也不轻松,好好干。师部在乌苏县城,离奎屯30公里,开车不到一小时。培训半个月,我分到警调连连部,当文书兼军械员。
连长指导员管得严,战友帮衬,特别是通信员老兵,教我不少东西。后来他考上自治区党校,转留疆干部,现在还联系。
1988年夏天,入伍第二年,指导员让我去师政委家顶勤务员,连队工作还得兼着。院子西边菜地苗枯了,是因为前任浇水太多。我和首长嫂子用空闲时间整地,种新苗。几个月菜长好了,首长嫂子认可。收菜时,首长让我一起吃晚饭。
![]()
1989年春天,服役最后一年,首长问我打算啥。部队规矩,身边人文化高的考军校,低的学开车转志愿兵。
我说初中毕业,想考司务长学校,当志愿兵管财务。首长建议考军校,说今年针对初中文化有特长的士兵招生,让我报,每天补课,周末找胡老师辅导。
胡老师是首长爱人,复旦大学毕业,在乌苏中学教书。我复习几个月,6月考上西安陆军学院,文化课全师第二,军事刚及格。公务班6人,4个考上军校,2个转志愿兵。
![]()
军校毕业,我在新疆南北疆部队干,从战士干到班长、学员、排长、连长、参谋。得过嘉奖,立过功,对部队有点贡献。
2004年底,19年军龄,退役自主择业,留在乌鲁木齐。特别谢姚政委,后升新疆军区将军,和胡老师。他们帮我大忙,像贵人一样。
连队领导战友也支持,从山里小子变城市人。人生就这样,一步步走来,关键时候有人点拨,就能不一样。
![]()
现在生活稳定,偶尔跟老战友聚聚,聊聊过去的事。感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我可能还在山里转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