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科考生 560 分 “捡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却因中外合办电影学专业 4.8 万 / 年的高额学费无奈复读。
![]()
政法大学开电影学专业,政法类院校的核心标签是法学、财经,而电影学属于艺术领域,二者看似 “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影视行业像影视版权、娱乐法,还有影视行业监管这些方面,对那种既懂法律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还是蛮大的。比如说影视合同出现纠纷、明星税务得保证合规、影视 IP 被侵权这些案子,都得靠既懂法律,又了解影视行业是怎么运作的专业人员来处理。
这么看的话,“政法 + 电影” 这种跨界模式本来能成为政法大学的一个特色方向。
![]()
但问题在于,该专业以 “中外合办” 形式存在,且学费高昂、培养方案偏向纯艺术实践(如强制赴韩、高额拍作业成本),偏离办学定位、沦为与普通院校无差别的烧钱专业。
政法大学放弃自身优势,跟风开设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的纯艺术专业,既浪费了 “211” 的教育资源,也让期待 “依托院校优势发展” 的考生陷入误区 。
![]()
就像这位广西考生,或许潜意识里认为 “211 政法大学的专业,未来就业会和法律、财经沾边”,却没想到踏入的是一个与院校特色无关的 “烧钱陷阱”。
这可不是捡漏,这是入坑啊!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中,中外合办是分数不够却能 “蹭” 名校头衔的捷径,却忽略了经济门槛筛选。
低分录取,并非院校让利,而是用高价学费换取名校入场券,说白点,这些专业不是我们平白老百姓该去的地方,这类专业的目标群体是有经济实力、无需担心就业回报的家庭。
![]()
普通家庭考生在信息获取上,是处在很大劣势的,有些根本不愿意买招生报那本书,只会在网上乱找,看不到专业的备注,再者缺乏社会经验,也无法理解一年4.8万学费背后的家庭压力,以及无法转专业和强制出国的影响的。
![]()
女孩选择复读,是对的。所有这种高学费的说白了就是坑人的,没有例外,除非你家钱多。硬读意味着家庭要背负近 20 万学费,再加上生活费、出国费用、拍作业成本,很可能让普通家庭陷入教育致贫的困境。
![]()
电影学专业每年拍作业要花很多钱,保守来说还有两个毕业设计要拍,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糊里糊涂去读只会更难受。
这个女孩很不错了,对一个缺乏家庭指导、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的高中生来说,能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止损,已经是超出年龄的成熟。
但反过来想,“复读” 本不该是她唯一的选择 —— 如果志愿填报时能多一点提醒,如果中外合办专业的 “隐性成本” 能更清晰,如果普通家庭考生能有更多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她或许不用再承受一年的备考压力。
真的很现实,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考出了分数,却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家庭经济条件,错失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期待一个更公平、更透明的教育环境,高校开设专业能坚守办学定位,不要盲目开设高价专业。
期待志愿填报更人性化些,信息更一目了然一些。
期待社会能给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提供更权威的信息渠道,来缩小教育信息鸿沟。
每一个努力的孩子,都不应该因为没看清备注、中外合办,而错过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不仅要分数公平,也要信息公平、机会公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