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Z1九丞 拍照孢子捕捉仪: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
拍照孢子捕捉仪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功能,从孢子的捕捉、成像到数据传输和分析,整个过程几乎无需人工过多参与。在传统的孢子监测工作中,需要人工定期收集样本、制作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孢子,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
![]()
而拍照孢子捕捉仪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自动进行孢子捕捉和拍照成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监控平台。农业管理人员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登录监控平台,就可以随时查看孢子的捕捉情况和识别结果。这种自动化的操作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它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空气中孢子的变化情况,为病害防控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在病害早期预警的实用性上,设备为防控争取宝贵时间。低浓度孢子识别:设备搭载孢子识别算法,可识别空气中低至 5 个 / 立方米的病原孢子,在病害发生前 7-15 天即可检测到孢子浓度异常升高,某水稻种植区的捕捉仪,在水稻稻瘟病爆发前 10 天,监测到稻瘟病孢子浓度从 10 个 / 立方米升至 50 个 / 立方米,提前推送预警信息;病害类型精准判断:通过孢子图像特征(形状、颜色、表面纹理)与内置孢子数据库(涵盖 500 余种常见植物病原孢子)比对,自动识别病害类型,某玉米种植区的捕捉仪,通过分析孢子图像,准确识别出玉米大斑病孢子,避免与小斑病混淆导致的防控措施错误;区域病害扩散追踪:支持多设备联网布设,通过不同地块捕捉仪的孢子浓度数据对比,分析病害扩散方向与速度,某县域在小麦主产区布设 20 台捕捉仪,发现 “东部地块白粉病孢子浓度先升高,1 周后扩散至西部地块”,据此在西部地块提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病害发生率降低 60%。
在筑牢病害防控第一道防线的价值上,设备推动防控模式升级。病害发生率降低:早期预警与精准防控,使作物因真菌病害导致的减产率从 20% 降至 5%,某万亩小麦田通过该设备防控,锈病发生率从 18% 降至 3%,亩产提升 8%;化学农药使用减少:避免病害爆发后大面积喷施农药,某果园通过早期预警,全年杀菌剂使用次数从 6 次减少至 3 次,农药用量降低 50%,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成本优化:提前防控减少病害导致的作物损失,某蔬菜大棚因灰霉病预警及时,避免了 20% 的产量损失,挽回经济损失 10 万元,同时节省农药与人工防治成本 2 万元。
实际应用中,全国 600 余个大田种植基地、400 余个果园、300 余个温室大棚部署该拍照孢子捕捉仪,运行一年间,病害早期预警准确率达 92%,孢子捕捉有效率达 98%,设备被农业农村部纳入 “国家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荐装备清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