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过60岁的张大妈,邻居们都夸她身体好,可是最近她却因为腹痛、消瘦频繁往医院跑。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张大妈怎么都不肯,说什么都觉得“太吓人,受不了那份罪”。直到有一天,隔壁的林大爷因为晚期肠癌去世,家里人才劝她硬着头皮查一查。结果发现竟然有两个息肉,还好及时切除。
回忆起这段经历,张大妈感慨:身边一半以上的亲戚朋友都宁可忍着肚子不舒服,也坚决不愿做肠镜,直到问题拖成大病。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误区?院士专家屡次呼吁:许多肠癌,早发现、早切除,一个肠镜就能拦住“死神”!
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对肠镜检查谈之色变,“怕痛、怕难受、怕麻烦”成了最大障碍。肠癌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超56万,位居全球首位。但只要做一次高质量肠镜,5年之内患肠癌的概率能降低80%以上。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预防很重要,却还是不愿主动去做?做肠镜,真的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又值不值得主动预约做一次?
![]()
在医院门诊,每10个建议做肠镜的中老年人里,最终按时完成的还不到4个。其实,肠镜一直被誉为结直肠癌的“克星”——但做肠镜的恐惧,却源于种种误会和心理障碍:
首先很多人以为肠镜检查痛苦、折磨。传统硬质肠镜确实体验不佳,但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已采用柔性、纤细的电子肠镜,90%以上可进行无痛肠镜,全程睡一觉就能完成,绝大多数人几乎无明显不适。
其次一些人觉得“没有症状没必要查”,其实70%的早期肠癌、肠息肉并没有明显不适,等到症状出现,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第三“怕查出问题,不敢面对”也是常见心理屏障。实际上,绝大多数肠息肉在发现时通过肠镜即可直接切除,几乎等于“未病先治”,远远比拖成大病再手术轻松得多。
![]()
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已经充分证明,肠镜筛查是唯一能够“发现早癌+立刻处理前病变”的有效方式。坚持做一次高质量肠镜,对身体健康的保护作用,远远超出一般体检项目:
第一项,结直肠癌患病风险骤降。哈佛医学院一项涉及12万余人,持续15年随访的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只需做一次高质量肠镜,未来5年结直肠癌风险降低81%。
第二项,息肉早发现、一次切除。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国内40岁以上人群,息肉检出率高达28.7%,其中多数为良性,若及时切除,则99%以上不会发生癌变。
第三项,守住“无症状期”黄金窗口。许多隐匿的粘膜下损伤、慢性炎症,只有通过肠镜直视下才能提前发现。一旦演变为中晚期肠癌,5年生存率从90%骤降到不足15%!
![]()
许多人担心的“肠镜伤害肠道、检查后后遗症”也是误区。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权威共识,操作规范的无痛肠镜并不会伤害肠道,风险仅为极低的0.03%,远小于不查的“被动等风险”。
虽然肠镜检查令人心理有些压力,但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和应对策略,大多数人都能轻松过关:
第一慎重选择检查医院和医生。建议优先选择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有条件的建议选择无痛肠镜检查,舒适感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第二提前准备饮食,遵医嘱服用泻剂排空肠道。正常进食无渣流质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适当服药,切忌擅自进补或暴饮暴食,这样肠道内视野更清晰,检查更安全。
![]()
第三主动掌握高危信号,定期筛查不拖延。如有大便习惯改变、反复腹痛、便血、家族肠癌史,或40岁+的中老年人,都应每5年定期查一次肠镜。不需要症状出现才去查,“防患于未然”才是科学态度。
张大妈做一次肠镜,预防5年内肠癌复发已成行业公认标准。如果你还在犹豫犹豫,不如趁现在,到正规医院和医生处咨询一下,迈出守护健康的第一步——早点查,总比“等出问题”后悔莫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