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提醒:排便出现4种变化千万当心,别等拖成肠癌才后悔

0
分享至


肠息肉偏爱这类人,切除后也别掉以轻心!

拿到体检报告时,不少人会被 “息肉” 两个字揪紧心 —— 这个藏在身体里的 “小疙瘩”,到底会不会变成癌症?尤其是肠道里的息肉,临床数据显示,约 80%-95% 的结直肠癌是由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可能长达 5-10 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里及时发现并处理,就能有效阻断癌变之路。

今天就带你读懂息肉的真面目,学会从日常信号中发现隐患,科学应对不同部位的息肉风险。

肠道长息肉,上厕所会有4个提示

其实息肉并不神秘,它就是身体黏膜表面长出的隆起物,医学上称为“黏膜隆起性病变”,像肠道、胆囊、胃、子宫、鼻腔等有黏膜的地方,都可能出现这种 “小肉球”。正常的黏膜光滑平整,就像细腻的丝绸,可一旦受到长期炎症刺激(比如慢性肠炎、胃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局部组织就会异常增生,小的息肉直径不足 1 毫米,像一粒芝麻,大的能长到 3-4 厘米,堪比一颗葡萄,甚至会堵塞肠道或胆囊管。

不过息肉也分 “好”“坏”:大部分良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生长缓慢,不会惹麻烦,有的甚至会自行消失;但像腺瘤性息肉这类 “危险分子”,被称为 “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处理,会经历 “腺瘤性息肉→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进展期癌” 的发展过程,最终可能变成癌症。这也是为什么发现息肉后,既不能像对待 “小感冒” 一样不当回事,也不必像面对癌症一样过度恐慌,关键是通过检查分清类型、做好针对性应对。

上厕所时的 4 个 “预警信号”,

别忽视!

很多人觉得做肠镜麻烦、害怕疼痛,其实早期肠息肉会通过排便发出明显信号,只要多留意就能发现:

1、排便习惯改变

如果原本每天固定时间排便,突然变成持续 2 周以上的腹泻或便秘,甚至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要留意肠道是否被息肉刺激或堵塞;

2、大便形状改变

正常大便呈圆柱形,若突然变细,像铅笔一样,可能是息肉占据肠道空间,挤压大便导致形状改变;

3、反复便血或粘液便

要是反复出现黑便(颜色像柏油,说明息肉离肛门较远,出血后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或鲜血便(颜色鲜红,滴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擦拭可见,说明息肉靠近肛门,如直肠息肉),且大便中还夹杂着透明或淡黄色黏液,更要警惕,这可能是息肉表面破损出血或分泌黏液的表现;

4、腹胀、腹痛

此外,经常出现下腹部隐痛、胀痛,尤其是排便后疼痛没有缓解,且找不到明确原因(如饮食不当、着凉),也可能是息肉牵拉肠道或引发局部炎症导致的。

肠息肉偏爱这类人,

切除后也别掉以轻心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长肠息肉,有的人却很少出现?

其实肠息肉的发生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这类人群要格外注意:

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肠道黏膜,增加息肉发生风险;

爱吃油炸食品、肥肉、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火腿)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却很少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人,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缺乏膳食纤维会增加息肉发生几率;

有肠息肉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会让息肉发生风险比普通人高 2-3 倍;

此外,患有糖尿病、肥胖症或长期久坐不动的人,也更容易长肠息肉。

提醒:如果做了肠息肉切除,也应遵医嘱按时复查,因为肠息肉还可能复发。

除了肠道,这些部位的息肉也得盯紧

不止肠道,身体其他部位的息肉也可能暗藏风险,发现后同样要科学处理,避免引发严重问题:

胆囊息肉:隐匿的 “健康威胁”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表面的隆起物,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做 B 超时偶然发现的,少数人会出现右上腹隐痛、胀痛,尤其是吃了油腻食物后,还可能伴有恶心、厌油、消化不良等表现。胆囊息肉中,胆固醇性息肉占比最高(约 60%-70%),这类息肉通常不会恶变,而腺瘤性息肉虽然占比仅 5%-10%,却是胆囊癌的 “前身”,恶变风险较高。

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大小、类型和症状综合判断:直径小于 5 毫米的息肉,若没有症状,且 B 超检查确定为胆固醇性息肉,通常不需要手术,每 6-12 个月做一次 B 超复查即可;直径大于 1 厘米的息肉,不管是什么类型,都建议手术切除胆囊(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因为直径超过 1 厘米后,恶变风险会明显升高;如果息肉直径在 5-10 毫米之间,要是连续两次复查发现息肉生长速度快(比如半年内增长超过 3 毫米),或是同时伴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经常出现右上腹疼痛),也最好及时手术,避免风险升级。

胃息肉:多数良性,但要警惕 “特殊情况”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的隆起物,大多是良性的,常见类型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恶变风险较低,而腺瘤性息肉恶变风险较高,约 10%-20% 的腺瘤性胃息肉会在 5-10 年内发展为胃癌,因此这类息肉一旦发现,建议通过胃镜内镜下切除。

不过有几种情况例外,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胃息肉,只要直径≥2 厘米,都建议切除,因为大息肉不仅容易引起腹胀、腹痛、反酸等不适,恶变风险也会随体积增大而升高;要是息肉在半年内明显增大(比如从 1 厘米长到 1.5 厘米以上),或是引起了明显症状(如反复胃痛、黑便),也得及时干预;此外,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的人,若出现胃底腺息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避免息肉进一步增多。暂时不用切除的息肉,建议每 1-2 年做一次胃镜随访观察,监测息肉变化。

子宫内膜息肉:女性要关注这些情况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子宫腔内的隆起物,常见于 30-50 岁的女性,尤其是有月经不调、不孕史或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少数会出现恶变(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恶变率约 0.5%-4%。

子宫内膜息肉的处理,需要结合息肉大小、数量、症状、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判断:如果息肉直径小于 1 厘米,且没有明显症状(如月经淋漓不尽、经量增多),尤其是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暂时观察,部分息肉可能会随着月经周期自行脱落;如果息肉大于 1.5 厘米,或是有明显出血症状(如非经期出血、经期延长超过 7 天)、数量多(超过 3 个),甚至导致不孕(息肉影响受精卵着床),建议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术后还需做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只要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无论大小,都建议积极处理,因为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息肉恶变风险会升高。

来 源 / 华医网

平台调整了推送规则

并点击文末 “在看” 与 “点赞”

2026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要趁早!华医题库更新快、功能全:视频课程、海量题库、精品模拟卷、晋高面审辅导一应俱全,更有每日免费刷题福利!点击卡片,立即开启高效复习!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只就得判!浙江大一学生网上买2只,到手后全部养死怎么办?

1只就得判!浙江大一学生网上买2只,到手后全部养死怎么办?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3 19:02:06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7 06:10:53
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将解释高市早苗言论

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将解释高市早苗言论

界面新闻
2025-11-17 09:59:34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汉史趣闻
2025-11-16 17:22:09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释永信批准逮捕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释永信批准逮捕

界面新闻
2025-11-16 12:04:33
高市早苗这一闹,日本彻底被中国架上了火炕

高市早苗这一闹,日本彻底被中国架上了火炕

云石
2025-11-17 09:00:08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细话篮球
2025-11-16 23:49:58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清晖有墨
2025-11-16 13:17:10
靠一把砍柴刀在森林怎么活?退伍特种兵“打野”30天|面孔

靠一把砍柴刀在森林怎么活?退伍特种兵“打野”30天|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17 09:18:12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我爱英超
2025-11-17 05:33:33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新京报
2025-11-17 07:57:25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6 23:37:25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用AI造假,然后申请“仅退款”,商家:让她换角度拍视频她不愿意!律师:已涉嫌诈骗

用AI造假,然后申请“仅退款”,商家:让她换角度拍视频她不愿意!律师:已涉嫌诈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0:35:12
乌军大捷,俄没钱的时候战争就会停止

乌军大捷,俄没钱的时候战争就会停止

难得君
2025-11-16 16:47:26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文字里拾光
2025-11-17 00:27:20
2025-11-17 10:32:49
华医网 incentive-icons
华医网
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学教育机构
6216文章数 22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房产
数码
健康

手机要闻

苹果计划将iPhone发布调整为固定的秋季与春季两次的模式

艺术要闻

只需一眼,你能认出这神秘字吗?278人都失败了!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数码要闻

古尔曼:苹果基本已放弃了Mac Pro,M4 Ultra芯片也已被砍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