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息肉是肠癌最大祸根,长了肠息肉,身体或有4个警报

0
分享至



王大爷今年刚满65岁,平时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偶尔肚子有点不舒服,他一直觉得是“上了年纪肠胃不行了”。有一天晚上,家里吃完饭后,他突然发现大便颜色有点不对。

大妈嚷嚷着让他赶紧去医院,可王大爷总觉得小题大做,“以前也这样,过几天就好,年纪大了谁没个毛病?”可没想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后,医生面色凝重地说:“王大爷,你有几个肠息肉,幸亏查得早。”

王大爷这才后怕,原以为是小毛病,竟然藏着大隐患。难道这种小东西真能惹出大祸?为什么医生说息肉是肠癌的“祸根”?有哪几种身体信号,提示我们该提高警惕?尤其是那第3种表现,很多人都没当回事,就容易错过最佳“黄金窗口”。

到底什么是肠息肉?它和肠癌有多大关系?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

说到肠癌,很多人直觉都是“和自己还远”。可你知道吗?据中国癌症中心2022年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约57万人,位居所有癌症新发人数第三。而大部分肠癌,正是由肠道里最常见的那颗“息肉”恶变而来。



息肉?医学上,这是一种肠道“粘膜突起”,像水管里长出个肉疙瘩,开始时很小毫不起眼。大约8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有息肉阶段,而早期发现、切除息肉后,肠癌发生风险可下降约70%!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研究显示,无症状成年人每5年做一次肠镜,查出并切除息肉,能降低50%-70%肠癌死亡率。

但问题在于,90%的肠息肉早期都“毫无感觉”。只有当它逐步变大、刺激肠壁时,身体才可能出现警报信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一查出来就是晚期,小症状被忽视,黄金期白白错过。



肠息肉不等于肠癌,但长期“大意失荆州”,就有极高概率踩中地雷。特别提醒的是,以下4个身体“警报信号”,如果你近期有过,建议及早就医,别自我安慰。

大便出血。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表现。血量少时,仅为大便表面的一抹鲜红或暗红。有数据显示,约55%-65%的肠息肉患者在出现大便出血时往往误以为是“痔疮”或“上火”。但与痔疮不同,息肉出血颜色更深,多与大便混杂,且间断反复。别以为没痛感就没事,这其实是息肉摩擦肠壁所致。

排便习惯改变。原本规律的人,突然间变得容易便秘、腹泻交替,或一天多次解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指南指出,超六成息肉患者经历过排便异常,多数未引起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近期排便频率、形状、色泽莫名变化,要警惕肠道有新生物生长。



反复肚子隐痛或腹部不适。息肉增大后常刺激肠壁,导致肠蠕动异常或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梗阻感或间歇性隐痛,有时伴腹部胀满。国家肿瘤中心2019报告显示,28%的肠息肉患者以“肚子不舒服”首诊,但仅有一成按时就医确诊,大多数自行“拖着拖着”。

体重缓慢下降及贫血。慢性出血和营养吸收障碍,长期下来人体容易“悄悄掉秤”。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若短期内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或明显乏力、脸色苍白,应追查肠道问题。协和医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体重异常消瘦及慢性贫血”是息肉恶变前期典型特征,多出现在病程较长或息肉较大者。



既然肠息肉早期多“哑巴”,那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早筛查、早处理?权威指南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长期便血、腹部不适人群,应定期肠镜筛查(每5-10年1次)。越早干预,越安全。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粗粮、蔬菜、水果摄入量每增加50克/天,结直肠癌及息肉风险下降8.5%~13.2%(中华医学会营养分会数据)。建议少吃红肉、腌制加工食品,优选膳食纤维多的餐食。

戒烟限酒。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肠息肉的风险较非吸烟者高出34%-49%,饮酒过量人群也明显易患病。



科学运动,保持体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不仅可以减少肠道肿瘤发生,还可帮助胃肠蠕动、降低息肉形成。

如出现上述“4大警报”,请尽早就医检查。肠镜虽略微不适,但过程安全迅速。现代无痛肠镜、胶囊内镜等技术已极为成熟。早发早诊,息肉大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手术或内镜切除,消灭“祸根”于无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上最强表态:如敢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可能全国都沦为战场!

史上最强表态:如敢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可能全国都沦为战场!

乐天闲聊
2025-11-17 09:34:52
战犯东条英机孙女公然跳反,撕开日本右翼遮羞布

战犯东条英机孙女公然跳反,撕开日本右翼遮羞布

梨花头
2025-11-15 16:59:18
佘智江引渡回国后,做灰色产业的表哥黄有龙,能否全身而退?

佘智江引渡回国后,做灰色产业的表哥黄有龙,能否全身而退?

公子麦少
2025-11-16 17:57:55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6 19:23:48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墨兰史书
2025-11-17 05:10:03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坚持种树,被讥为无用功,22年后慈禧才知其深意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坚持种树,被讥为无用功,22年后慈禧才知其深意

萧竹轻语
2025-11-12 18:34:49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26分7板13助,火箭又挖到奇兵!伊森伤情出炉无碍休城5大优势冲冠

26分7板13助,火箭又挖到奇兵!伊森伤情出炉无碍休城5大优势冲冠

锅子篮球
2025-11-16 17:13:24
罗马求购齐尔克泽报价曝光,曼联要3500万!米兰交换方案已被拒绝

罗马求购齐尔克泽报价曝光,曼联要3500万!米兰交换方案已被拒绝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7 09:27:57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5 14:52:21
美团:2025年洗浴中心订单量增长30%

美团:2025年洗浴中心订单量增长30%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6 18:31:03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小谢”有多美?清纯可爱,曾任北京市委书记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小谢”有多美?清纯可爱,曾任北京市委书记

万物知识圈
2025-11-16 09:23:42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 11月11日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起上调签证费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 11月11日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起上调签证费

忠于法纪
2025-11-17 08:57:47
全运乒乓球结束,女乒世界最新排名,王曼昱孙颖莎排名更新

全运乒乓球结束,女乒世界最新排名,王曼昱孙颖莎排名更新

世间一分钟
2025-11-17 00:32:06
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管住孩子这6点,孩子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管住孩子这6点,孩子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小书虫妈妈
2025-10-13 15:30:36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呆子的故事
2025-11-14 16:18:57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文史旺旺旺
2025-11-14 20:30:09
孙颖莎2-4丢冠!邓亚萍犀利点评,王曼昱道出3点制胜因素,包袱轻

孙颖莎2-4丢冠!邓亚萍犀利点评,王曼昱道出3点制胜因素,包袱轻

知轩体育
2025-11-17 00:07:12
2025-11-17 11:15:00
马鞄户外钓鱼哥
马鞄户外钓鱼哥
分享钓鱼日常,钓鱼小知识,传播正能量
795文章数 1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又一电磁弹射舰试航 可对日本形成合围之势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又一电磁弹射舰试航 可对日本形成合围之势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搭载鸿蒙座舱 新款天籁将于广州车展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再售100万! 《王国之心》系列销量突破3800万份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旅游要闻

这座7万人口的县城将涌入80万游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