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31日养老金调整补发款项到账,2025年养老金调整工作正式收官。近期,不少人士在2025年刚刚结束之际,便开始关注2026年养老金是否会继续上调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些人士的关注确有其合理性。回顾2025年养老金调整情况,全国养老金整体按照2%的比例进行调整。参考近五年数据,2020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5%,2021年为4.5%,2022年为4%,2023年为3.8%,2024年为3%。由此可见,尽管2025年养老金仍保持增长态势,但近五年的涨幅已呈现出阶梯式递减趋势。那么,在2025年养老金上调2%的基础上,2026年养老金涨幅能否维持在2%,抑或降至1%甚至不再上涨,确实值得探讨。
![]()
然而,判断养老金是否增长不能仅仅依据过往数据和发展规律。尤其是在9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发布会上,有关养老和社保领域已公布多项利好信息。
首先,养老金能否增长,物质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具备充足的养老基金,养老金发放才能有坚实保障。在此次会议中明确指出,社保基金收支状况良好。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呈现收大于支的局面,截至8月底累计结余达9.81亿元。此外,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并非闲置,更多地被用于基金投资。自2016年启动运营以来,该投资已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15%。这表明在已有结余的基础上,将养老保险费用用于基金投资可为养老基金带来更多收益。
![]()
另一方面,参保人员数量增加,参保率有所提高。截至8月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10.72亿人,参保率从91%提升至95%。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养老保险缴纳中来。参保人员的增加不仅使缴纳人数和缴纳金额增多,充实了养老基金,更体现出人们参保意识的增强。这一点至关重要,其中涵盖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劳动者主动要求缴纳保险,企业为降低用工风险也希望员工参保。参保意识的提高是关键,人们积极参保,既能保障企业用工风险,又能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随着养老基金池不断充盈,养老基金将实现更良性的发展,保障收支平衡,确保养老基金的健康稳定。
![]()
综上所述,2026年养老金增长的物质基础已较为坚实。笔者认为,在诸多利好消息的推动下,2026年养老金继续增长的趋势较为乐观。至于2026年养老金的具体增长幅度,笔者认为与物价涨幅密切相关。这也是2025年养老金仅增长2%的主要原因。2024年物价涨幅仅为0.2%,物价进入“零打头”时代,变化幅度较小,这可能是导致养老金增长幅度较低的关键因素。物价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若物价大幅上涨,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维持其原有生活质量,理应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反之,若物价变化不大,适当降低养老金增长幅度也是维持平衡的合理举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