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记得2022年初那会儿,天津、郑州这些二线城市的房价最先开始松动,当时很多人还觉得这只是局部现象。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连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撑不住了。说实话,作为一个普通人,看着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一天天下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根据最新数据,全国平均房价已经跌去了三成多。最惨的要数环京那几个小城市,像涿州、廊坊这些地方,房价直接腰斩。我有个朋友在燕郊买的房子,当初可是花了大价钱,现在连一半都卖不回来,每次见面都愁眉苦脸的。虽然各地一直在出台各种救市政策,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轮调整怕是躲不过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影响倒也没想象中那么大。毕竟大多数人买房就是为了自己住,涨跌都是纸上富贵。但那些手里握着好几套房的人可就惨了。你知道吗?现在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家庭都持有多套房产,这个数字说出来真是吓人一跳。
最近和几位房地产行业的老朋友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些"多房族"未来要面临四大难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难题一:房子砸手里难出售,想变现不容易
说到二手房变现难这个问题,简直就像一场噩梦。记得五年前,随便一套房子挂出去,中介电话都能被打爆。现在呢?我认识的一位房东,他那套学区房从去年挂到现在,价格一降再降,连个诚心看房的都没有。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场上二手房源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就拿杭州来说吧,去年这个时候二手房挂牌量才8万套左右,现在直接突破13万套了。可买房的人呢?反而越来越少。
更让人头疼的是,房价已经连续跌了三年多。我有个朋友2019年在苏州投资了两套房,当时还美滋滋地等着升值。结果现在算下来,不仅没赚到钱,光是利息就亏进去几十万。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还敢轻易出手买房?投资客们要么已经撤了,要么就在观望,整个市场冷清得可怕。
还有一个扎心的事实是,现在大家口袋里都没什么钱了。我表姐家原本打算换套大房子,结果她老公公司裁员,这事就彻底搁置了。像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实体经济不景气,很多家庭的收入都在缩水,哪还有余力支撑现在的高房价?所以改善型需求也被压制住了。
02 难题二:“以租养贷”难度越来越大
再说说"以租养贷"这个事,以前这可是投资客们的制胜法宝。但现在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我有个大学同学在老家三线城市买了三套房,本想着靠租金还贷美滋滋。结果空置了快一年,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原因很简单,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当地租房市场供过于求,租金一降再降。
就算是在一线城市,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我上海的朋友说,他们小区的租金比疫情前跌了将近30%。以前能租8000的房子,现在5500都难出手。更夸张的是,有些房东为了不让房子空着,甚至主动提出帮租客付物业费。这种行情下,想要靠租金覆盖月供?简直是天方夜谭。
说实话,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像个围城。外面的人觉得房价跌了是好事,可以抄底了;里面的人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跑都跑不掉。我认识的一位阿姨,手里五套房,每个月还贷压力大得睡不着觉。她说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跟风投资房产,现在想脱手都难。
03 难题三: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收入越来越少
对于房贷这个老大难问题,我认识一个做童装生意的老王,2019年那会儿生意红火,一咬牙在汉阳区老关村买了套160万的房子。那时候他跟我说:"这房子买了就是赚,过两年转手至少能涨个三五十万。"结果你猜怎么着?现在这套房子跌到110万了,每个月还得老老实实还8000块房贷。
最要命的是,老王签的是固定利率贷款,现在银行降息也跟他没关系。前几天碰到他,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早知道现在生意这么难做,打死我也不买这套房。"老王苦笑着跟我说,"现在每个月一到还贷日就发愁,生意不好做,收入减了一半,可房贷一分都不能少。"
这还真不是老王一个人的遭遇。我认识的好几个做生意的朋友,前些年趁着行情好多买了几套房,现在都在为房贷发愁。以前觉得月供不算啥,毕竟收入在涨嘛。可现在呢?收入不增反减,房贷却雷打不动。有个做餐饮的朋友更惨,三套房的月供加起来两万多,现在店里生意惨淡,每个月都在吃老本。说实话,看着这些朋友从意气风发到愁眉不展,真让人唏嘘。
04 难题四:养房成本越来越高,持房压力上升
养房子的成本,那也是个无底洞。就拿物业费来说吧,现在稍微像样点的小区,100多平的房子每个月物业费就得两三百。要是手里有三四套房子,光这一项支出就得上千块。更别提还有取暖费、电梯费这些固定开支了。我有个亲戚在武汉有三套房子,去年冬天跟我算了一笔账:三套房子的取暖费加起来就要六千多,再加上物业费、维修基金,一个冬天下来小一万就没了。
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费用年年都在涨。物业公司动不动就说人工成本上涨、物价上涨,要求提高物业费。去年涨5%,今年又要涨8%,这么算下来,五年后养房的成本可能要比现在高出三四成。我认识的一个退休教师,手里有两套闲置的房子,现在每个月都在纠结要不要卖掉一套。"留着吧,每个月都在亏钱;卖了吧,又舍不得。"老人家经常这么念叨。
说实话,现在这种环境下,持有多套房产反而成了负担。以前总说"有房在手,心里不慌",现在倒好,房子越多心里越慌。我有个做中介的朋友告诉我,最近挂牌卖房的业主里,很多都是手里有多套房子的。他们现在宁愿亏本也要把房子出手,就是受不了这个持房压力。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杭州有个业主,手里五套房子,现在每个月要还的房贷加上各种养房费用超过五万。结果去年公司裁员,他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现在每天都在为怎么凑钱发愁。这种故事听着就让人揪心。
其实仔细想想,现在这种局面也挺讽刺的。前些年大家都抢着买房,觉得房子越多越有安全感。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反而是那些"房多多"们最没有安全感。每个月一睁眼就要面对大把的固定支出,收入却不见涨,这种日子确实够煎熬的。
一个理财师朋友给我说,现在最理性的做法就是适当减持房产。与其守着几套不断贬值的房子,不如把资金腾出来做点别的投资。不过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房子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资产,更是一种情结。很多人宁愿咬牙硬撑,也不愿意轻易放手。
说到底啊,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10多年前谁能想到今天的局面呢?那些曾经让人羡慕的"房多多"们,现在反而成了最焦虑的一群人。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投资理财还是要量力而行,千万别被一时的繁荣冲昏了头脑。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