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我再次踏上了宁夏、新疆的土地。画纸未展,指尖已先一步触到熟悉的粗粝,这是比颜料更鲜活的底色,谁也不知这片土地究竟还藏着多少惊喜,能让每一次到访都像初见般新奇。
银川的晨雾该用狼毫侧锋扫过。上次来时雨雾浓重,墨色在纸上潮潮地游走,如今万里晴空,雾霭竟像被筛过的金粉,在微风间漏下细碎光斑。蹲在青石上调整颜料时,忽然发现岩缝里嵌着半片无花果的枯叶,赭石与藤黄的过渡比调色盘里的更自然。心中一阵雀跃,笔锋稍顿,竟在画纸上生发出细碎的飞白,倒比刻意勾勒的叶脉更见风骨,有自然流露的美。此时心中满是感动,自然才是最好的调色师,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予回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发现。
新疆的时间,总带着一种独特的“时差浪漫”,与北京时间的作息形成温柔的错位,勾勒出另一番生活图景。
当北京的清晨6点已被第一缕阳光唤醒,街道上开始有了早行的人影,新疆的天空却还蒙着一层淡淡的暮色,多数人仍在酣睡。这里的早餐时间,往往要等到上午9点半开始,10点左右才真正热闹起来。街边包子铺刚蒸好的薄皮包子热气腾腾,奶茶馆里铜壶煮着的咸奶茶咕嘟作响,人们慢悠悠地围坐在一起,就着馕饼享受清晨的闲适,仿佛把一天的节奏都调慢了半拍。
到了夜晚,这种时差的魅力愈发明显。七八点钟的夕阳依旧暖洋洋地洒在街道上,公园里的喷泉随着音乐起舞,水珠在余晖中折射出七彩光芒,广场上聚集着跳麦西来甫的人群,鼓声、歌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最鲜活的烟火气。
这份热闹会一直延续到深夜,街头的烧烤摊在嗞嗞作响,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露天茶馆里人们三三两两围坐着聊天,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白日的燥热。凌晨一两点,还能看到刚收摊的小贩,整个城市仿佛拥有更长的白昼,让生活节奏也变得从容不迫。
这种因地理跨度而产生的时间差,不仅是钟表上的数字差异,更造就了新疆独有的生活韵律。在这里,白天被拉得更长,夜晚来得更晚,仿佛连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回程中,记忆里的画面不断跳跃,有黄河水漫过安澜亭石阶,有清泉寺透过窗棂的光斑,有从石壁上渗出来的“太阳神”岩画,有王兰花抬头笑时眼角皱纹的温和,有青铜峡黄河拐出的完美弧线,有野狼谷带着草香的风,有六星街馕坑边维吾尔族老人捏出的馕纹,有阿力克桑德的面包房新出炉列巴的香,想着想着,忍不住笑了。
原来所谓感受,是学会让情感参与创作,让日月调和颜色,在自然与笔墨的对话里,再一次重新认识这片土地。而我也在这一次次的重新认识中,不断沉淀自己,让画笔更贴近广袤大地,描绘祖国的辽阔与壮美。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
作者:刘广
文字编辑:张丽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