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巍峨的嘉峪关下,有一方小小的棋枰天地。楚河汉界之间,不仅跃动着千军万马的厮杀,更镌刻着一个普通人半生的坚守与深情。他,就是被棋友们亲切唤作“老黑”的嘉峪关市象棋协会会长。
老黑生于凉州,少年时家境贫寒,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重量。青年时期,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只身来到雄关脚下的嘉峪关。起步,只有一台旧拖拉机。从此,他与水泥砂石为伴,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岁月。
那些年,风里来,雨里去。白日里,他是开着拖拉机在工地上穿梭的青年,满身尘土,汗水浸透衣背;深夜里,他是仍在驾驶室里紧握方向盘的司机,只有星光与车灯为伴;为了生计,他常常为了一单生意连续奔波数日,啃着干粮,睡在驾驶室。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弯他的脊梁,反而锤炼出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从一台拖拉机,到一辆大货车,再到组建起自己的运输车队,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也在他心中沉淀下如磐石般的沉稳与担当。
当年逾花甲,许多老伙伴开始含饴弄孙、安享清福时,老黑却做出了一个让一些人不太理解的决定——他接下了嘉峪关市象棋协会会长的担子。这个职位,没有一分钱工资,全靠一腔热血;没有前呼后拥的风光,只有事必躬亲的琐碎。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像年轻时对待每一车必须安全准时送达的水泥一样,郑重地接过了这份责任。
从此,嘉峪关象棋界的各项赛事活动中,总能看到老黑忙碌而坚定的身影。联系比赛场地,他不知跑了多少趟街道、社区和体育馆,磨破了嘴皮子;协调各方关系,他耐心沟通,化解矛盾,力求周全;筹集赛事经费,在协会捉襟见肘时,他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垫付,从不声张。会员们众口难调,有时难免有些抱怨和微词,他总是乐呵呵地听着,耐心解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心里,“会长”这两个字,从来不是什么光鲜的头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一份需要他用余热去守护的责任。
近年来,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不满足于关起门来自己下棋。他主动伸出双手,联络敦煌、酒泉、张掖等河西走廊上的兄弟城市,积极推动区域间的棋艺交流。他常说:“象棋是咱们老百姓的宝贝,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提高。”在他的奔走努力下,资源互通了,友谊加深了,嘉峪关逐渐成为河西走廊象棋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枢纽,棋友的队伍日益壮大,棋艺水平也节节攀升。
![]()
![]()
回望今年,嘉峪关的象棋界可谓硕果累累,一片繁荣景象:
五月伊始,“长城丝路雄关杯”甘肃省象棋公开赛暨第三十五届省象棋锦标赛在嘉峪关成功落子,省内高手云集,棋枰对弈精彩纷呈;
五月末,第二十五届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甘肃赛区嘉峪关“健康杯”又顺利接棒,为业余棋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金秋九月,更是赛事连连——嘉峪关市第五届全民健身健康大会暨职工运动会象棋比赛率先擂响战鼓;紧接着,全国业余棋王赛与省锦标赛接踵而至,棋迷们大呼过瘾;战火未熄,全国体育彩票棋王赛嘉峪关决赛又在方寸战场燃起新的硝烟。
这一场接一场的精彩赛事背后,是老黑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辛勤付出。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每一个细节的落实,都耗费着他大量的心血。联系赞助商、确认裁判员、安排选手食宿、检查比赛器材、确保赛程顺畅……他像年轻时精心保养那台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拖拉机一样,一丝不苟地呵护着嘉峪关象棋事业的每一个齿轮,确保它能够平稳、有力地向前运转。
当然,这片象棋热土的日益繁荣,也离不开一群像老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协会秘书长王彦宗,以及郭树森、邓煜、李积虎、张文权等同仁,他们与老黑并肩作战,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或许没有聚光灯下的荣耀,却同样在楚河汉界的方寸天地间,挥洒着汗水与热情,为嘉峪关群众文化的百花园,默默添砖加瓦。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从凉州那个为生计奔波的少年,到如今雄关棋坛备受尊敬的领路人,老黑的人生,恰如一盘跌宕起伏、布局精妙的棋局。他的前半生,是在现实生活的巨大棋盘上,为了生存与家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奋力拼搏;他的后半生,则转换了战场,在象棋这片充满智慧与乐趣的天地里,为了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国粹的梦想,继续燃烧自己,无私奉献。棋盘虽异,赛场虽改,但那份贯穿他生命始终的执着信念、那份勇于担当的肩膀、那份质朴深沉的热情,却从未有过丝毫改变。
如今,嘉峪关古老雄伟的城墙依旧巍然屹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而在城墙之下,在公园里,在社区活动室,在每一次象棋比赛的现场,新的棋局每天都在上演,新的故事不断被书写。在老黑会长的身上,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也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担当。
这,就是老黑—— 一位用全部心血守护嘉峪关象棋文化的坚定守望者,一位用铁骨柔情默默筑就雄关棋坛梦想的无声工程师,更是一位用一颗滚烫质朴的丹心,深情连结起整个河西走廊棋缘的平凡英雄。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如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一位棋友的心田;就藏在那一声声清脆的落子声里,藏在棋友们切磋技艺后爽朗的笑声里,简单,纯粹,而力量无穷。(文图/田俊峰,网名小卒,系嘉峪关象棋协会会员)
![]()
《华夏文明导报 ·嘉峪关周刊》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员单位,是由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主管,甘肃广电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甘肃广电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嘉峪关分公司编辑、出版、发行运营的一份综合性文化类家庭生活周报。其前身为《嘉峪关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3年,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本刊根据2012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实行“报纸、传媒公司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围绕“栏目内容、新媒体+科技、商贸、采编发行、项目运作、文化创意、赛事运营、品牌营销和综合服务”等多项产业板块,力争成为具有较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读者提供有益深度的新闻资讯,为客户提供品效合一的优质服务。长期面向读者征集新闻线索:如果您身边有新奇、有趣的新闻线索,可通过电话0937-6388919;15009478866向我们反映!
![]()
各位看官,如果您感觉新闻还不错,欢迎转发分享,感谢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热线电话15009478866 QQ:645906048
地址:嘉峪关市建设西路10号
嘉峪关周刊已入驻今日头条、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等媒体平台。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