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独家|口腔医疗五年回顾:人均产值增21.85%,单椅产值增31.72%

0
分享至


前 言

2019-2023五年间,口腔门诊人次从4498万增至6143万,累计增长36.6%。人均产值从36.57万元升至44.56万元,单椅产值达90.03万元。相比之下,住院侧的床位使用率从29.35%降至18.48%,病床周转次数从13.45次降至10.62次——口腔医疗服务正向门诊侧集中

同期,全国口腔医院由885家增至1266家,新增381家中有378家为0-49床小型机构。农村地区医院数量年均增长11.71%,快于城市3个百分点。医院扩张呈现小型化、近场化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非公立占比从81.70%升至86.02%,但私营机构在非公立中的权重从71.4%降至64.2%。按主办单位细分:社会办医院年复合增长率12.63%,快于个人办的9.39%与政府办的3.07%。社会办医院(企业、组织等)增速领跑,个人办医院虽在增长但相对放缓

人力端同步发生变化:从业队伍中25-34岁占比上升,45岁以上占比下降;“人椅比”从1.87升至2.02,即每台牙椅配备的人员从不到2人增至2人以上。队伍更年轻,配置更密集,与门诊高频操作节奏相匹配

本文基于国家卫健委《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2025年),让我们一起精读这一周期的供给结构、主体结构、人力结构变化全貌。

以下:

*注: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23年,本文分析仅基于该年鉴所载样本量,仅供参考。

小型化与近场化并行:新增供给更贴近就医场景

2019—2023年,全国口腔医院由885家增至1266家,年复合增长率9.36%。但增长集中在小型端:新增381家中,378家为0-49床小型机构,200床以上医院几乎无变化。

同时,地域布局也在调整。城市占比从75.25%降至73.06%,农村从24.75%升至26.94%,年复合增长率11.71%,快于城市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新增供给正在向患者就医半径更近的区域靠拢,小体量、近距离、高频次成为扩张逻辑。

这种结构调整并未稀释效率。口腔门诊本身高频、流程标准,天然适合小规模网点。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人均产值五年从36.57万元升至44.56万元,单椅产值从68.35万元升至90.03万元——规模虽小,但单位产出、人椅配置与接诊能力反而同步提升。


非公立结构重排:总占比上升,私营权重下降

五年内,非公立医院占比从81.70%升至86.02%,上升4.32个百分点。但非公立内部结构正在重组

私营医院绝对数量从516家升至699家,看似仍在增长。但占全国口腔医院总数比例从58.3%降至55.2%,占非公立医院总数比例更是从71.4%降至64.2%。绝对量在涨,权重在降——这说明增速落后于大盘。

拉开差距的是社会办医院。从233家增至375家,年复合增长率12.63%,快于个人办的9.39%与政府办的3.07%。组织化资本(企业、机构)正在成为非公立扩张的主导力量,个人办虽仍在增长,但相对放缓。

注: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分类体系: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公立(国有、集体)、非公立(联营、私营);按主办单位分:政府办、社会办、个人办


防治所逐步收缩,社区口腔门诊正在路上

与非公立扩张并行的,是另一端公共口腔体系的变化。五年间,口腔病防治所从87家降至61家,减少26家,降幅约30%。个别年份人员或收入短暂反弹,但整体趋势收缩。

与之对应的是,医院端门诊人次与健康检查人数持续上升。防治所原本承担的公共卫生、早期筛查与健康宣教职能,正向综合医院与专科门诊转移

但医院门诊主要服务治疗性需求,基层公卫与早期筛查功能仍存在缺口。上海2023年启动"标准化社区口腔门诊"试点——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标准化口腔诊疗设备与全科口腔医生,提供便捷的基础诊疗与健康管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51家,累计建成83家,或为功能下沉提供参考样本。

住院侧的扩容:承载力提升,活跃度不足

与防治端收缩相对的是,这五年间,口腔医院平均开放病床数由11498张增至13520张,增加2022张,增幅17.6%。

但三项效率指标同步下降:

● 病床使用率由29.35%降至18.48%;

● 床位周转次数由13.45次降至10.62次;

● 平均住院日从7.52日缩短至6.10日。

床位供给增速快于住院需求,扩容未转化为使用率。口腔服务重心正从住院端向门诊端迁移

综合医院口腔科床位年复合增长7.3%,快于专科医院的4.13%。综合医院在吸纳住院需求,专科医院扩容未能转化使用率


门诊量、产出、人效,三线齐升

五年间,口腔门诊人次由4498万次增至6143万次,累计增长36.6%,年复合增长率8.1%。2020年短暂回落后,2021年迅速反弹并创新高。

门诊量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出指标保持上升。人均产值从36.57万元升至44.56万元,涨幅21.8%;单椅产值从68.35万元升至90.03万元,涨幅31.7%。患者人均诊疗收入从584.9元/人次升至746.1元/人次。

在人员与牙椅数量均扩张的背景下,人均与单椅产值仍保持增长,门诊服务的单位效率与单次产值同步提升

而在门诊量和产出上升的背后,是从业队伍结构与配置的同步演化。


“人椅比”上升,队伍更年轻,也更能打

在口腔服务向高频门诊侧集中的趋势下,从业队伍总量与结构同步演化。2019—2023年,全国口腔医疗专科机构在岗从业总人数由74360人升至106553人,年复合增长率9.41%。其中,口腔医院从业人数占比由96.8%升至97.5%,年复合增长率达9.61%。

五年间,每台牙椅配备人数由1.87人升至2.02人,单位操作平台人力密度提升,为接诊效率和服务强度提供了配置基础

从业队伍结构出现三方面转变:

性别结构:女性执业(助理)医师占比由51.3%升至54.3%;

年龄结构:25–34岁人群占比上升,45岁及以上占比下降;

执业年限:5年以下年限占比上行,30年以上年限比例下滑。

这一年轻化、女性化的结构变化,与门诊工作节奏高度契合——年轻医生更适应高频操作与标准化流程,女性医生在儿童牙科、美学修复等细分领域具备粘性优势

学历维度呈现“本科化”而非“研究生化”特征:研究生占比持平(9.5%),本科占比从32.3%升至35.8%,中专占比从15.8%降至10.9%(年复合-8.86%)。行业在去低学历化,但高端人才占比未变——标准化门诊需要的是“合格”而非“顶尖”。

这些结构变化与前文“门诊量与单位产出双升”相互印证:效率提升并非单靠设备与流程优化,更依赖匹配的人员结构支撑。人员结构优化并未显著拉高单位成本,人均产值与单椅产值同步提升,单位人力投入与产出保持正向联动


人力结构的空间梯度:东部体量大,中西部增速快

截至2023年,全国登记在册口腔执业(助理)医师387350人,五年增长14.2万人,年复合增长率12.14%,远高于医院(9.36%)、床位(7.3%)与门诊量(8.1%)。人力供给率先提速

东部地区维持最高基数(2023年20.6万人)与最大绝对增量(5年增长7.2万人);但从增速看,中部14.04%,西部12.26%,已超东部的11.26%

农村占比从24.75%升至26.94%,增加2.19个百分点。

省级增速前三:江西(20.44%)、安徽(18.77%)、河南(18.77%),均为中部;西部整体12.26%。中部增速快于西部,形成阶梯式补位

这轮人才增长正在主动补位下层网络,为“县域口腔中心”“村镇连锁诊疗”奠定结构基础。


设备总量增加,院均密度调整

与人力扩张相呼应,2019—2023年,全国口腔类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由118.7亿元增至1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1%;百万元级以上设备台数持续上升。

但院均设备价值从约1267万元/院降至1093万元/院,密度下降14%

新增机构多为小型,初始配置精简;扩点策略优先覆盖数量,而非单点强度。与此对照,房屋建筑面积由412.57万㎡增至624.73万㎡,院均面积从4663㎡升至4934㎡——空间在扩,设备密度未同步。

“加点扩面”战略下,设备密度下降是低起点扩张的结构性结果,而非效率下降

收入资产双增长,单位效率保持提升

2019–2023年,口腔医院总收入由287.74亿元增至458.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4%;总资产由364.50亿元增至602.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37%。防治所总收入由10.48亿元增至16.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91%;总资产由12.76亿元增至19.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2%。

收入与资产双线增长,人均产值、单椅产值同步提升——规模扩张未稀释单位效率

政府拨款收入年复合增长15.35%,快于医疗收入的12.17%。财政投入提速,但医疗收入仍占90.9%(2023年)。

人员经费占总费用比例从51%降至49%。人员成本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源于收入增速(12.34%)快于人力成本增速(12.17%)——单位人力产出提升。

2021–2023年间资产结构有波动:2021年负债同比增54.5%,2022年净资产同比增21.96%,2023年负债同比增26.54%、净资产同比降8.12%。波动是扩张路径调整,总量级与单位产出持续增长

设备投入与收入增长的时间差

2020年,全国口腔类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同比降幅达21.59%。但门诊人次与收入并未同步下滑:

● 门诊人次2020年短暂回落,2021年恢复增长,2023年创新高(6143万人次);

● 总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474.77亿元,五年累计增长59.2%,年复合增长率12.33%。

"投入下滑—产出上升"的时间错位,源自两种不同的记账周期:设备配置集中记账,效益可能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体现;就诊人次与收入按实际发生记录,受短期扰动影响更直接。

投入回报分析需识别时间差——设备投入前瞻,产出滞后,账面即时数据未必反映真实效率。

【特别鸣谢】如果本文有错漏之处需要勘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届时我们会为您准备小礼物,感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与决策建议,好的牙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对本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阿器谈史
2025-11-12 17:24:46
2025-11-18 02:23:00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行业资讯|独家数据|企业动向|产业研究
2499文章数 2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时尚
数码

旅游要闻

三亚发布“四张清单” 全场景守护旅游旺季玩海安全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外公今天买了学步车教小满学走步了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数码要闻

铭瑄AMD B850 / X870主板新品确认对未来处理器支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